详解React 代码共享最佳实践方式
任何一个项目发展到一定复杂性的时候,必然会面临逻辑复用的问题。在React
中实现逻辑复用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Mixin
、高阶组件(HOC)
、修饰器(decorator)
、Render Props
、Hook
。本文主要就以上几种方式的优缺点作分析,帮助开发者针对业务场景作出更适合的方式。
Mixin
这或许是刚从Vue
转向React
的开发者第一个能够想到的方法。Mixin
一直被广泛用于各种面向对象的语言中,其作用是为单继承语言创造一种类似多重继承的效果。虽然现在React
已将其放弃中,但Mixin
的确曾是React
实现代码共享的一种设计模式。
广义的 mixin 方法,就是用赋值的方式将 mixin 对象中的方法都挂载到原对象上,来实现对象的混入,类似 ES6 中的 Object.assign()的作用。原理如下:
const mixin = function (obj, mixins) { const newObj = obj newObj.prototype = Object.create(obj.prototype) for (let prop in mixins) { // 遍历mixins的属性 if (mixins.hasOwnPrototype(prop)) { // 判断是否为mixin的自身属性 newObj.prototype[prop] = mixins[prop]; // 赋值 } } return newObj };
在 React 中使用 Mixin
假设在我们的项目中,多个组件都需要设置默认的name
属性,使用mixin
可以使我们不必在不同的组件里写多个同样的getDefaultProps
方法,我们可以定义一个mixin
:
const DefaultNameMixin = { getDefaultProps: function () { return { name: "Joy" } } }
为了使用mixin
,需要在组件中加入mixins
属性,然后把我们写好的mixin
包裹成一个数组,将它作为mixins
的属性值:
const ComponentOne = React.createClass({ mixins: [DefaultNameMixin]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h2>Hello {this.props.name}</h2> } })
写好的mixin
可以在其他组件里重复使用。
由于mixins
属性值是一个数组,意味着我们可以同一个组件里调用多个mixin
。在上述例子中稍作更改得到:
const DefaultFriendMixin = { getDefaultProps: function () { return { friend: "Yummy" } } } const ComponentOne = React.createClass({ mixins: [DefaultNameMixin, DefaultFriendMixin]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 <div> <h2>Hello {this.props.name}</h2> <h2>This is my friend {this.props.friend}</h2> </div> ) } })
我们甚至可以在一个mixin
里包含其他的mixin
。
比如写一个新的mixin``DefaultProps
包含以上的DefaultNameMixin
和DefaultFriendMixin
:
const DefaultPropsMixin = { mixins: [DefaultNameMixin, DefaultFriendMixin] } const ComponentOne = React.createClass({ mixins: [DefaultPropsMixin]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 <div> <h2>Hello {this.props.name}</h2> <h2>This is my friend {this.props.friend}</h2> </div> ) } })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mixin
至少拥有以下优势:
- 可以在多个组件里使用相同的
mixin
; - 可以在同一个组件里使用多个
mixin
; - 可以在同一个
mixin
里嵌套多个mixin
;
但是在不同场景下,优势也可能变成劣势:
- 破坏原有组件的封装,可能需要去维护新的
state
和props
等状态; - 不同
mixin
里的命名不可知,非常容易发生冲突; - 可能产生递归调用问题,增加了项目复杂性和维护难度;
除此之外,mixin
在状态冲突、方法冲突、多个生命周期方法的调用顺序等问题拥有自己的处理逻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以下文章:
高阶组件
由于mixin
存在上述缺陷,故React
剥离了mixin
,改用高阶组件
来取代它。
高阶组件
本质上是一个函数,它接受一个组件作为参数,返回一个新的组件。
React
官方在实现一些公共组件时,也用到了高阶组件
,比如react-router
中的withRouter
,以及Redux
中的connect
。在这以withRouter
为例。
默认情况下,必须是经过Route
路由匹配渲染的组件才存在this.props
、才拥有路由参数
、才能使用函数式导航
的写法执行this.props.history.push('/next')
跳转到对应路由的页面。高阶组件
中的withRouter
作用是将一个没有被Route
路由包裹的组件,包裹到Route
里面,从而将react-router
的三个对象history
、location
、match
放入到该组件的props
属性里,因此能实现函数式导航跳转
。
withRouter
的实现原理:
const withRouter = (Component) => { const displayName = `withRouter(${Component.displayName || Component.name})` const C = props => { const { wrappedComponentRef, ...remainingProps } = props return ( <RouterContext.Consumer> {context => { invariant( context, `You should not use <${displayName} /> outside a <Router>` ); return ( <Component {...remainingProps} {...context} ref={wrappedComponentRef} /> ) }} </RouterContext.Consumer> ) }
使用代码: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import { withRouter } from "react-router" class TopHeader extends 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 <div> 导航栏 {/* 点击跳转log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