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话黄晓庆:未来机器人标准应是家庭保姆
编者按:依托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迎来了又一次的科技浪潮,AI也由此成为2016年科技最热词汇之一。聚焦今年热点,网易智能推出「AI+」系列报道,关注人工智能领域从技术到投资、产品、应用等多链条发展,寻找AI与多行业结合的关键人物以及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本文为系列采访第三期,「智能菌」采访了达闼科技(英文名称:CloudMinds)创始人兼CEO黄晓庆。黄晓庆阐述了云端机器人的构想与实现方式,以及对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一些看法。
12月16日-17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网易科技承办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暨第六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将在深圳登喜路国际大酒店举行。想要了解AI投资应用与前沿趋势,看更多人工智能大咖演讲,这个大会不要错过哦。【点击报名】抢占通往未来的年票!(如无法点击请打开网址:dwz.cn/4BYwdQ)
作为原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黄晓庆对移动通信网络情有独钟。他认为,如果想把机器人做得像人一样聪明,云端机器人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产品形态。黄晓庆认为,云端机器人的形态,把机器人的大脑放在云端,神经网络变成一个移动通信网络,机器人本体就是阿凡达那样的形象。这样一个架构,能把传统的计算的成本用通讯的成本来置换。
黄晓庆认为,智能机器人必须是在某个领域完全取代某一个人的角色,能把人力解放出来。黄晓庆向智能菌透露,达闼科技的未来的产品方向是做面向刚性需求的服务型机器人,主要会集中在医疗、服务行业等,如导购、服务员、保安等等。另外,达闼科技要成为云端机器人的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让机器人接入云的同时,还要做机器人的大脑。
黄晓庆称,我认为人类最终极的机器形态将是一个人类人的服务人的家庭保姆,我们的目标是十年内能够做出这样的机器人。“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国有些过热,但我们现在能解决的问题,离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还差很远。未来两到三年,我们还要耐得住寂寞。”黄晓庆说道。(小羿)
以下为黄晓庆的采访实录(经过网易智能整理):
智能菌:您在近期的一些会议中多次提到打造云端机器人,能详细解释下吗?
黄晓庆:云端机器人来源于一个假设,这个假设的基础是人类可以把机器人做得像人一样聪明。如果我们把人的大脑和计算机做比较的话,不管是从耗能还是从重量看,人的大脑都要比计算机有效率得多。人脑的平均重量是1500克,但是里面可以有1千亿个神经元,耗能也只有40瓦。如果把计算机做得像人脑一样,理论上需要1千亿个芯片,如果要把这些接起来,有人计算可能要好几千吨的重量,耗电可能要几十兆瓦,比较起来可能差了100万倍。这是大自然几百万年的进化,人要是想复制它,即使摩尔定律再能走几十年都很困难。
人脑很复杂,但是它很慢,只有500赫兹,计算机却很快,大概又可以比人脑快100万倍。如果真的做出这样一个大脑的话,不仅仅是给一个机器人用,而是可以给成百上千个机器人用。所以说,如果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想要做成人脑一样聪明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脑袋是不可能扛在它身上的。
云端智能机器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也是未来的一个机器人形态。云端机器人的形态,把机器人的大脑放在云端,神经网络变成一个移动通信网络,机器人本体就是阿凡达那样的形象。这样一个架构,能把传统的计算的成本用通讯的成本来置换。随着通讯的发展,目前我们用几十美元就可以传送几百兆的通讯信息。这几百兆的信息目前已经足够机器人用来感知,能够传到云端。这种传输的成本远远低于比它贵几万倍的计算机。
智能菌:用移动通信网络代替神经网络可行吗?
黄晓庆:可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就是一个计算机,人的各个部位是没有思维的,从大脑发出指令传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平均延迟都要100多毫秒,如果用移动通信网络,100毫秒的时间足够把一个信号传到一千公里以外。这样说的话,AlphaGo也是一个远程机器人。但是我们想在讲的是能够移动的服务型的机器人。未来的家庭保姆可能是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的服务型机器人。
智能菌:在这种情况下,本体的机器人是否需要复杂情景的判断?
黄晓庆:本体的机器人不需要判断,只需要把感应的传输进来,数据化压缩,然后上传。所以这个时候上传的带宽需求远远大于下行带宽,与多数网友的上网需求刚好相反。这样,以后机器人和人类共享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也有互补的优势。达闼科技的愿景是做云端机器人时代的服务商。智能机器人服务人,达闼科技服务智能机器人。
智能菌:云端机器人的模式具备普适性吗?
黄晓庆:我认为,云端机器人的架构是普适性的,要想把机器人变得聪明,这是唯一的途径。就好像说用蜂窝网络才能实现移动通信的现代化一样。蜂窝通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架构改革,正因为这个改革才能实现移动通信。所以云端智能是一个架构的创新。
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在不同的垂直领域有自己不同的管理和方法。达闼科技要从垂直的机器人开始做起。达闼科技在云端机器人架构的基础上,从简单的机器人开始做,然后是比较难的,最后是通用的机器人,甚至像人一样聪明。
智能菌:达闼科技在云端机器人的方向是什么?
黄晓庆:服务型机器人是达闼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且面向刚性的需求。我给机器人提一个定义,就是智能机器人是在某个领域完全取代某一个人的角色,必须能把人力解放出来。我认为医疗、服务行业等有刚性需求,如导购、服务员、保安等等。并且,我认为人类最终极的机器形态将是一个人类人的服务人的家庭保姆,我们的目标是十年内能够做出这样的机器人。
另外,达闼科技要成为云端机器人的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智能机器人服务人,达闼科技服务智能机器人。在运营商方面达闼科技专注两个方面。第一,让机器人接入云;第二,做机器人的大脑,这其中包括机器人的感知,认知,操控和学习。我们还会把这个平台开放给机器人开发者,让机器人的功能得到加持。
智能菌:您对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判断是什么样的?明年是否会迎来AI应用的爆发?
黄晓庆:我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过热,我听说一个计算机专业尤其是会深度学习技术的博士年薪能达到100万美元。一方面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人工智能不断挑起人的神经,这其中包含着人类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无限憧憬。
但是,就算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疯狂工程师,但是现在大家说的技术进步很快,我都感觉自己应接不暇。事实上,我们现在能解决的问题,离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还差很远。我觉得未来两到三年,我们可能无法取得惊天动地的进步。
智能菌:有人说AI的技术研究在美国,行业应用在中国。您如何看待中美在人工能领域的差别?
黄晓庆:在未来两到三年,我们还需要耐得住寂寞。从国家来看,这次的人工智能热潮中,中国是不落后于世界的,甚至是走在前面的。而且,中国巨大的市场会推动技术的进步,甚至引领全球AI的发展,中国在软硬件上的集成创新要比美国强很多。
AI新时代-产业新动能,【点击报名】参加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抢占通往未来的年票!(如无法点击请打开网址 dwz.cn/4BYw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