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晚了”的一点资讯,如何用预支未来的方式
注:身处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筛选技术对于互联网用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闻聚合平台的崛起搅动了原本就不平息的新媒体生态。媒体机构一方面排斥那些到处抓取内容的聚合平台,一方面又不得不和它们合作,寻求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和一个流量入口。
2014年初,今日头条火了,以大数据推荐为名抓取纸媒、门户内容的今日头条还给自己惹上了麻烦的官司。在其后诞生的一点资讯,很自然的被认为是一个模仿者。你无法阻止大多数人把一点资讯和今日头条相提并论,但一点资讯创始人兼CEO郑朝晖不喜欢聊新闻聚合,他更喜欢和人讨论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我们当然不是要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是要以兴趣引擎技术为核心,构建信息搜索新模式。” 未来,移动端的搜索行为会是怎样趋势?怎样才是聪明的搜索?以下是钛媒体对一点资讯CEO郑朝晖的独家专访:
2014年大量购买小米手机的用户突然发现,小米商店的官方“新闻资讯”APP其实是一款叫做“一点资讯”的资讯聚合应用。随着内容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有凤凰、小米入股的一点资讯逐渐被人们知晓,目前日活跃用户数达1100万。
你无法阻止大多数人把一点资讯和今日头条相提并论,但一点资讯创始人兼CEO郑朝晖不喜欢聊新闻聚合,他更喜欢和人讨论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我们当然不是要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是要以兴趣引擎技术为核心,构建信息搜索新模式。”
下一代搜索模式,到底应该长什么样子?
大公司壁垒,让辞职创业成为唯一选择
2010年6月,时任百度市场与商务拓展副总裁的任旭阳赴斯坦福大学就读斯隆管理学硕士项目,机缘巧合认识了郑朝晖,郑朝晖当时是美国雅虎全球资深总监,正在筹建雅虎北京研究院。
彼时正值纸媒衰落,往前看三年,美国一共有200家报纸关门;而个性化阅读初露端倪,Twitter正经历爆炸式成长期,无论是从Twitter、RSS的阅读器还是Facebook的feed,人们都能找到获取更多自己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信息获取技术上的创新似乎大有可为。
任旭阳遇到郑朝晖之后两人先后谈了11次,从硅谷一直聊到郑朝晖来雅虎北京研究院做了院长,直至后来共同创业。在郑朝晖看来,正是基于对 “兴趣引擎”的技术洞察和坚定信念才有了现在的一点资讯。
简单来讲,“兴趣引擎”是过去“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的融合,郑朝晖用太极阴阳哲学来比喻两种不同的思路:
搜索引擎是阳,用户主动;推荐引擎是阴,用户被动——以前是编辑挑选,现在是根据用户的点击、分享、评论等行为,通过算法来学习用户信息图谱。我们要做的是阴阳融合,类似于中国的太极,开发一个更先进的技术平台。
不仅单纯推荐用户喜欢的内容或用户搜索的碎片化内容,而是不断学习用户的兴趣再进行推荐。用户可以自定义添加订阅任何频道,无论是新晋男神“宁泽涛”,还是争议不断的“瘦脸针”;不同用户的同一标签频道下的资讯内容也不尽相同,在各频道内,算法还会不断学习用户行为,做到同一频道内用户也能看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过去十多年,从在纽约州立大学读phd到在雅虎工作,郑朝晖一直从事信息处理相关研究。他带领的雅虎团队恰好一部分负责全球全网的搜索,一部分负责雅虎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首页。这让他看到搜索引擎加个性化推荐的可能性和实用性,最终目的在于让用户高效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
但是大公司有部门壁垒。郑朝晖告诉钛媒体,这两条产品线分属两个部门,要想打破壁垒、推翻重来对大公司来说成本太大。事实上,郑朝晖在北京雅虎研究院也做了一些创业尝试,鼓励倡导“startup+”文化,希望工程师们不要安于现状,用很少的资源做出了移动应用发现、交易发现和视频发现等创新性移动端产品,但各资源都不能被充分利用,郑朝晖发现内部孵化不过是个梦。
2011年年底,郑朝晖辞去雅虎北京研究院院长一职,2012年初,与任旭阳共同创办一点资讯。
踩进个坑,反而促成用户拓展新模式
在和小米和之前,一点资讯在如何获得用户上动了很多脑筋。但现实是,按照其早期的聚合资讯App的形态,早已经错过了发展用户的黄金时间。和更接地气的今日头条相比,这个以硅谷技术人员为主的团队显然在国内的用户拓展玩法上有些水土不服。
2013年9月,今日头条用户数已突破5000万;而在其之前,一点资讯还在十几万用户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和打磨,没有花费太多力气进行用户推广。郑朝晖认为,他们做的不是团购等市场驱动的项目,技术和产品才是他们的优势。“衡量技术的终极标准是能不能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创业的思路是用户导向。”
而一直到2013年用户的成本急剧上升后,推广一个用户的成本却翻了几番。郑朝晖发现,他们踩进了一个大坑,错过了低价拓展用户的最佳时间。
没办法再用砸钱的方法来获得用户了——或许创新都是被逼的——最终郑朝晖和他的团队被迫在拓展用户方面想办法创新。2014年下半年,郑朝晖在和手机渠道商的一次聊天中发现了机会。他本来是受邀给某线下连锁手机渠道来出主意,怎么能在传统业务乏力的情况下尝试线上转型,结果发现了另辟蹊径的可能,为什么不能试着用开放的心态去吸引用户渠道强的合作伙伴?
一点资讯开始和小米、迪信通以及鼎开等线下渠道进行合作,放弃按CPA(推广单价)付费的合作方式,以广告分成的方式和渠道方进行战略合作。郑朝晖解释说,
一是避免砸钱,二是国内线下渠道水太深,按激活量变现很可能得到大量假用户。我们跟合作方深度合作,让他们来发展用户,将来的广告收入和他们分成。这样合作方也会去发展有效用户,同时他们也想转型,以前就是一次性买卖,现在他们也参与移动互联网了。
不把流量立刻变现,而是许给合作方一个未来,在诚信的基础上,合作方必须要对一点资讯、对一点资讯的长期回报有充分的认可和信心。除广告分成之外,一点资讯团队还为渠道商的线下门店提出了共赢方案。
以迪信通为例,销售手机是线下门店的主营业务——在郑朝晖看来,传统业务的劣势就在于营销思路是“把土豆当土豆卖”,获得更高价值的思路应该是“把土豆当薯条来卖”。门店的优势在于能直接和用户面对面,这里面就有更多可能的商机。卖手机只是一个目的,还可以向用户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