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简历的距离:招聘行业O2O的各种商业模式都

网络推广 2021-07-09 20:32www.dzhlxh.cn网络推广竞价

还记得当年马云和王健林,为争线上线下零售份额的亿元赌局吗?赌局的底牌就是:线上觉得一定要做轻、成为平台,这才够聪明;线下觉得互联网只是工具,是营销平台,是“嘴把式”,没有线下支撑怎么可能做好服务!结果3年不到,马云改口说互联网的未来在线下,阿里强势控股银泰、入股苏宁、推出“喵街”。王健林频频为万达电商站台,万达强势推广飞凡、重金控股快钱支付。两大巨头的共同选择,无疑宣告着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O2O时代的到来。

最近,大街网的2亿融资,在资本市场的寒冬中十分亮眼,然后关于拉勾的新一轮大额融资的传闻也不胫而走。看来在资本市场的寒冬中,招聘行业依然是一块香饽饽。

招聘,是个很难标准化的行业,越是中高端求职者越是如此。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过30多年市场经济沉淀下的中高端人才数量激增,中高端人才招聘逐渐成为招聘行业的主战场。而仅靠线上业务,是无法撬动中高端人才招聘市场的,线上加线下的O2O深度融合,相信会是今后招聘市场的未来和主旋律。

根据笔者的经验,把招聘行业分为线上、线下+线上、中间件三大部分,分别的代表公司是:

线上:大街网、猎聘网、猎上网、51Job/智联、拉勾;

线下+线上:才客(科锐国际)、猎必得(八爪网络);

中间件:北森/大易、谷露为HR或猎头提供的SASS招聘管理软件。

笔者将从线上+线上融合的角度谈下对以上每家公司的看法,以及对招聘行业未来的预测。

一、大街网(类型:职场社交网站,同类产品:linkedin、脉脉)

最近招聘行业最热的新闻,莫过于大街网融资2亿人民币,然后在线下搞了一场讽刺三大招聘网站的告别简历的大街葬礼。但凡互联网公司融资,都得把动静搞得越大越好,轮到招聘行业自然也不会例外,只不过大街这次的品味值得商榷,换来的貌似不是鲜花而是……

职场社交有戏吗?职场社交+APP会不会有一番新天地?我认为在中国很难做大,想必大家都会拿linkedin说事,但我要说国情不同。国外有比较好的社会诚信体系,大家愿意Share个人信息,而中国社会缺少诚信体系,个人信息是很敏感的,愿意Share个人信息的属于少数,不是大众。

人有3个属性:社会属性、工作属性、人的属性。中国人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拼的民族,工作已经很累了,还让我搞职场社交,我只能对你说——洗洗睡吧!

在社交网站中比较活跃的是行业大佬(社会属性,打造个人品牌),市场、公关、销售、猎头等(工作属性,拓展客户和人脉),而这类群体还是少数,怎么办?瞄准学生群体和年轻人等最有社交欲望和时间的人呗,学习Facebook从泡妞、约会的学生市场入手,本质上和linkedin推出“赤兔”的思路并无二致。

至于大街宣扬的“简历已死”,“卡片取代职位JD”,“用感兴趣取代投递”,“用聊天取代电话和面试”,笔者觉得形式大于内容,更多的是以价值观认同的方式来迎合年轻人的个性,争取年轻用户的一种营销方式而已。那么问题来了,数量真的多了?年轻人真的多了?他们成长后会不会离开你这个平台去找新的身份归属的平台?用户以大学生、年轻求职群体为主,用户数据如何变现?如何盈利?

对大街网的建议:年轻人群体非常分散,靠广告或其它营销方式拉动非常难,用户获取成本非常高。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们也必然会离开大街网去新的身份归属的社交或招聘平台。

应该把主力战场牢牢的定位在大学生,大学生群体不仅数量庞大非常集中,而且是社交活跃分子。除了线上产品,以线下的方式给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好的社交、求职、职业咨询等服务,区别于其它社交网站和求职平台,从而不断的提高用户数量和黏性。在拥有了用户的情感认同和忠实度后,随着用户工作年限的增加,推出区隔化的产品,留住年轻用户群体。

二、猎聘网(类型:独创,同类产品:暂无)

根据笔者的观察,猎聘网的发展思路有如下四个阶段:

1、发展初期,主打猎头推荐工作,切入市场空白迅速积累了一部分个人中高端用户。

2、在线上思维主导下,追求用户数量、用户黏性,提出“只给年薪10万以上的人找工作”,加上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个人用户数量不断提高。

3、继续增加广告投放,希望个人用户数量不断提高,可以颠覆51Job和智联招聘。51Job和智联招聘的用户更多的分布在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个人求职者应该以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猎聘网没有这么多银子做如此纵深的广告拉动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用户,而且制造业、服务业求职人群对猎头推荐工作的需求程度不大,这条路走不通。这应该是猎聘在江苏卫视、地铁站等猛砸一通广告后消停下来的原因。

4、既然个人用户数量增长有限,就想办法把数据最大化变现。在这种思路下,猎聘推出了“面试快”,组建职业咨询顾问团队自己开始做线下猎头业务。

现在的猎聘,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猎头O2O平台,线上沉淀人才数据、线上 +线下的方式变现,思路和方式是正确的,因为中高端个人用户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提高数据变现的价值。

但猎聘的模式需要解决两个很大的难题:

1、自建猎头团队和公众猎头之间的简历分配问题,是否要屏蔽简历?如果不屏蔽简历自家猎头推荐的人被抢了怎么办?如果屏蔽简历人才,人才被联系的少用户体验如何确保?如何做左右手互搏?

2、如何组建有服务质量的线下团队(相信大家还记得猎聘的短信门事件)?而且是大规模的线下团队;如何避免顾问形成路径依赖,只找猎聘自己的人才库?毕竟猎聘的简历数量还是有限。

对猎聘网的建议:如果过快的追求变现数据、追求盈利,可能会伤害现有的猎头用户,同时影响个人用户体验。如何在盈利、猎头用户体验、个人用户体验中寻找到一个平衡?要知道无忧精英网、智联卓聘可是黄雀在后!

三、猎上网(类型:招聘O2O平台,同类产品:猎必得)

猎上网融资成功后,搞得市场中很快出现了多家同类产品,有主打行业垂直细分的,有主打有人才简历库可以打通HR、猎头、人才三端的,个人感觉这类平台未来的道路会比较艰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zhlxh.cn 金源码 版权所有 Power by

网站模板下载|网络推广|微博营销|seo优化|视频营销|网络营销|微信营销|网站建设|织梦模板|小程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