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 已死?我们认为它才刚刚开始
从为了方便融资,任何项目都强行与 O2O 沾亲带故,再到资本寒冬论下谈 O2O 色变,唯恐其烧钱难止,一年中这个本应性感无比的领域经历了如 A 股般的跌宕。
有人说 O2O 已死,但我不这么认为,其实它才刚刚上路呢。搭建线上平台,整合供需双方的 O2O 故事已不再动听;而那些重视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真正提升产业效率的 O2O 公司则终将崛起。
作为行业观察者,36 氪把对 O2O 行业的所见所闻如实奉上, 梳理了上门、生鲜、外卖、社区、食材、物流 6 个 O2O 领域的现状及趋势。
前方干货高能且内容较长,建议搬好板凳备好干粮,一起回顾 2015年O2O 的这一路。
上门服务尸横遍野,但仍怀一线生机
如果说在去年下半年,各家上门 O2O 已经将补贴战打成了 “第二次团购大战”,那么可以明显感觉到——2015,尤其是下半年开始,资本行业对上门 O2O 服务的热情明显降低。在年中那次资本寒冬来袭之后,对资金有更大依赖性的上门模式遭遇了不小的重创。
上门洗车作为 O2O 汽车后服务中高频低价的代表,首当其冲成为典型。此前曾有超过 100 个狼蚁网络推广公众号表示提供 “上门洗车” 的服务,随着行业领头羊e 洗车宣布停止上门业务,创始人张晶被爆离职传闻,其他包括云洗车、智富惠、滴嗒洗车等在内的多家上门洗车平台也选择关闭该业务或者直接下线平台。除了上门洗车,上门私厨平台的烧饭饭宣布转型;美甲、美发、美容多达数千款的美业 O2O 应用,大多数也已经停止了更新。这些强度依赖资本助推来获客的上门项目正在成片倒下——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 300 家、涉及 16 个领域的 O2O 平台相继倒闭。
尽管看似横尸遍野,但业内不少乐观的创业者还是倾向于把 2015年 的后半段称之为 “深秋",而非 “寒冬”。在他们看来,目前整个资本市场和创业者们对上门 O2O 模式是从 2014年 下半年的狂热中逐渐回归冷静。上门 O2O 走到现在,一方面细分领域内已经跑出了河狸家、e 袋洗这样的领先者,另一方面模式同质化严重,小公司间的争夺仍然依然激烈,整个市场已经进入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淘汰模式。这样的的自然淘汰模式,也是整个行业的一个整肃期。
上门模式被诟病最多的几项原因主要有:违背消费场景、人工成本过高、需求不刚性导致使用频次过低等等。在这样一个行业整肃期间,那些模式未跑通盲目靠烧钱补贴推动用户增长的不尊重商业逻辑的公司将面临被吞并乃至死亡的危险。而与此同时,一部分真正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公司公司都在积极往线下转型、衍生出 “到店 + 上门” 互为补充的模式,或者拓展更多的服务品类及消费场景。
通过我们和该行业创业者交流的结果,大家认为,未来的 O2O 服务在模式上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到店,二是到家,三是到店 + 到家。创业者还是需要根据服务品类不同灵活选择模式。此外,由于高客单的上门服务能够更好地平衡上门成本,被一部分创业者看好。从消费端来看,由于一线城市是大部分上门 O2O 市场推广的第一站,虽然用户习惯已经养成,但市场也几乎被瓜分完毕,供需关系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反观二、三线城市,O2O 基本处于插旗阶段,市场尚未真正启动,因此未来上门 O2O 的爆发点可能会从一线城市下移。
从 B2C 转向 O2O ,生鲜电商想要送的更快些
忽如一夜春风来,不少 B2C 生鲜电商都在向 O2O 模式扩充,比如本来生活推出的本来便利、天天果园推出的天天到家,两个月前拿到泰康、百度 2.2 亿美元融资的我买网也在尝试仓储前置、快速送达服务,沱沱工社则干脆将水果放到与京东到家、百度外卖合作的线下店铺,由后两者提供销售渠道和配送支持。这里所指的 O2O 主要有两点体现,一是设立辐射半径 3-5 公里的前置微仓,二是以此为基础提供 T+0(一般为 2 小时内)快速送达服务。而以 C2B 以销定采模式见长、原本就设有微仓的一米鲜,也开始通过预置商品库存的方式快速送达,同样走团购模式且设有微仓的许鲜和每日优鲜想必也不会安坐不动。不过令人唏嘘的是,顺丰嘿客本是最早的微仓雏形,且背靠自有生鲜电商顺丰优选和顺丰物流,却因定位不明错失了先机。
虽然创业者都曾强调 T+0 的 O2O 业务并非 “转型”,而是原有业务的扩充,但或多或少都曾向 36 氪表示过希望此模式能占据 50%以上的销售份额。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促使大家争相走出这一步呢?核心还是老问题:损耗率与物流成本。
需要明确一点,“全程冷链才能降低损耗率” 是个不小的误区,其实大部分损耗都发生在转手以及落地配环节,而非干线运输途中;另外,生鲜存放越久越易损坏的道理尽人皆知所。因此,尽量减少转手次数、缩短末端配送距离、提升库存周转率才是降低损耗的核心。
O2O 模式以区域配送中心作为中转,将产品运至市内的前置微仓再进行配送,最大化的延长了干线运输距离。以一米鲜为例,配合前端的预售运营,从大仓至微仓再到用户手中平均不到 24 小时,损耗率只有 1.5%。
而根据天天果园给出的大致量化数据,B2C 落地配平均每单物流成本 30-40 元,理想的 O2O 模型下配送成本可以降低至 10 元,且由于微仓辐射范围小、楼宇比较集中,规模效应在降低边际配送成本上的作用会非常明显。
O2O 模式还有一类,那就是与线下店铺相结合,平台提供线上渠道和跑腿配送服务。京东到家、本来便利、Dmall(多点)、爱鲜蜂皆属此列,妙生活则干脆边搭平台边建设自营店铺,而传统连锁水果店 “百果园” 也推出了自己的线上平台。除妙生活外都属于轻模式,好处是比较容易起量且无需投入重资产。而包括妙生活在内,到店消费的存在使得店铺可以靠优惠的方式快速清仓,避免库存堆积。不过轻模式平台并不能很好的控制商品质量,也没有太多压缩成本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