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盈余产品涌现,“靠我”要怎样留住经验分
创业者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个性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能通过百度、知乎等常规途径获得。
【马婧/钛媒体记者】离开阿里巴巴加入创业大军的赵理辉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尽管他在阿里巴巴做到了中国供应商销售总监,但仍有很多问题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外。赵理辉的做法是通过自己人脉去找一些懂行的朋友请教,但这并不是很好的体验,“你打电话给人家,你会觉得欠人家人情,还又就是可能人家不一定帮你解决得了。”
几乎和所有“创业的初衷是发现了自己切身痛点”的创始人一样,赵理辉和几位前阿里巴巴得同仁一起创立了靠我,帮广大创业者解决融资、产品定位、市场、等等所有创业路上会遇到的问题,分享知识的专家也可以获得金钱、其他层面的补偿,收费标准是电话咨询最低3元/分钟,图文咨询30元/一次。
去年6月上线以来,靠我吸引了包括创业家、投资人、电商圈、职场帮、生活咖五大方面的数千名牛人,共享他们的盈余时间和人生经验。靠我与在行(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创办的一对一经验交谈平台)的打法上有所不同,靠我主打线上咨询,并未开放专家申请而是采取定向邀约制。
这次对靠我创始人兼CEO赵理辉的采访就是通过靠我App完成的。提前预约赵理辉下午2:00的时间电话咨询,时长选择了最短的10分钟,时间到了之后会自动延长,按最终的通话咨询时长缴费并多退少补。
“碎片化咨询”的线上阵地
线上咨询的优势不用多说,可以跳出地域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咨询。另一方面,对大部分人来说提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特别是向一个素未谋面的人。靠我平台上图文咨询的比列要高于电话咨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电话需要实时对话,留给用户思考的时间很短,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但这又可能导致另一种极端情况的存在:如果提供咨询的并不是专家本人,用户仅通过图文、电话又怎么能够确定?
线下见面咨询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首先可以确定坐在自己对面的人就是预约的某位专家,其次面对面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往往还会有意外收获,有的行家表示在行成了很多投资人筛选投资项目的地方——“我自己做的几个天使投资,大概都是创业者来请教问题,我们双方之间互相觉得靠谱,于是产生了投资及合作关系。”
靠我从线上入手的逻辑是,“线下见面咨询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本不用移动互联网,不需要APP,在PC端上面就可以了。我们希望用高效的方式把碎片化的时间、牛人的智慧整合在一起,线下往往比较低效。”很多人认为整合线下见面更有难度,赵理辉并不这么想,“电话咨询我们需要约好用户、专家的时间,在那个时间点接通双方的电话,还需要计费。线下的话只要预约好见面就可以了。线上会是我们最大的阵地,如果有一些特别的难题需要见面,那就见面聊,从线上导到线下。”
资源才是留住牛人的关键
对于靠我来说,平台上的牛人才是核心竞争力。而对牛人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一次几百块的咨询费对他们并没有吸引力。知乎用户潘欣甚至曾这样指出这个问题:
看着在行那些三五百的价格,真的难以让人相信那是行家。我看某些人的资历非常非常深,我觉得那价格真是侮辱自己。
赵理辉渐渐意识到,单纯用钱来衡量是没有意义的,一个CEO贡献2个小时时间赚了几千块钱,对牛人来说没有什么价值。在前不久的举办的一个电影首映式上,靠我邀请了20多个在靠我平台上贡献了2个小时的CEO参加,并将他们植入到宣传片里。贡献2个小时相当于几千块钱,但是这几千块钱却可以争取到一个曝光公司很好的机会。
在靠我的逻辑中,类似这样的资源互换是吸引牛人留住的主要方式。“平台上的牛人也是在不断转换的,大部分时间你都在解决别人的问题,没准哪天就突然变成寻求帮助的人了,要求平台品类的丰富化,以及牛人源源不断的加入。如果一个牛人觉得他处在食物链最顶端,那就没有意思了,过段时间就走掉了。”赵理辉如是说。
想要促成更多的资源互换,就需要引进更多牛人。因此靠我采取了定向邀约制,没有固定的辨准,主要靠媒体、知乎的背书,进入靠我的牛人要求有一定公信力,还要越来越高端,这样才能让整个平台流动起来。
对于同类产品来说都是一样,当引进牛人的质量、速度下降后,就会停滞不前,而引进和留住牛人的方式,正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延伸阅读:
“靠我”如何游过知识分享的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