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笑做成一门生意?
今年暑期档为何如此惨淡?有人认为是没有喜剧,去年的大热你还记得吗,《夏洛特烦恼》和《煎饼侠》——不管评价如何,大家会为了想要发笑去电影院,尤其在这个人人焦虑苦闷的年代。
7月,一众内容创业者获得融资,其中,做喜剧的扎堆融资显得惹眼:陈翔六点半,何仙姑夫,贾玲的大碗娱乐等。在这次融资之前,何仙姑夫已经哼哧哼哧做了五六年的穿帮搞笑视频,陈翔也从云南电视台出来,做了3档不同的搞笑视频。贾玲更是发长文称,要做喜剧内容的平台型公司。看看那些先行者:万合天宜,屌丝男士,papi酱,开心麻花,无一不是靠搞笑内容俘获了用户。另外还有这两年大火的真人秀,《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让许多自带喜剧标签的明星们成了网红。
和其它类型的内容相比,喜剧被认为好变现,受欢迎,更有市场。之前也有不少人做喜剧,现在为什么更火了?可能主要原因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个,去年喜剧类型的影片把票房冲到了十几个亿。喜剧获得大批融资,似乎说明在凉飕飕的创投市场,投资人还是看好这门生意的。
线上喜剧方法论
乍看起来,何仙姑夫的创始人刘飞是个严肃的90后小伙子。他几年前从电视台出来,在济南开始做搞笑视频,“那时候做的人并不多,”姑夫说。一阵探索之后,他将内容方向定位在,做国产剧的穿帮视频。而事实证明,这虽是个较窄的领域,可内容来源并不缺。有媒体称“大量雷人的国产剧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素材”,刘飞认可了这一说法。
今年,刘飞已感到市场环境有所变化了,做类似搞笑视频的人越来越多。随意搜索一个视频平台,上面都有二十多档搞笑节目,打开另一个,你会发现还是同一批人。节目想出头,平台要内容。和几年前略显苦逼的生存环境相比,现在兴起了“内容创业”,大家开始找投资了。刘飞的想法也开始变大,他坚定地称,自己要做平台型公司。做电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
喜剧电影《王牌逗王牌》剧照海报
在大众看来很好玩的喜剧内容,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刘飞透露了他们的创作过程:专门团队负责内容策划,有人每天会上社交平台挖掘段子,讨论选题,长期下来,制作过程已经实现流水线,可以在较快时间内完成一个短视频产品了。但最难的是对网络热点、爆点的把握,俗称“网感”,要懂得网友会为什么发笑。
刘对此举例,还原了之前大热短视频调侃胡歌霍建华的视频《是霍躲不过》的操作过程:团队刚在社交平台上得知霍林要结婚的消息,便发现能做个好玩的内容,于是短时间内召集了内容同事,用《霍元甲》的曲子配上快速改编出来的歌词,把以往霍建华和胡歌的同框视频剪辑放在一起,剪成了不到5分钟的视频,何仙姑夫一贯的手法,视频放到社交平台后瞬间就引爆了,和霍林婚礼一起热了两三天。
刘飞说,这种策划团队已比较熟练,在技术上可以短时间操作出来。问题就在于,什么点才能激发网友共情,让他们觉得好玩并传播?拿霍胡视频来说,这个梗已被网友频繁消费,传播适应性是没问题的,但大家却没怎么见过视频版的。做类似视频,从策划到执行的完成时间不宜过长,热度过了的话,再完美也没法传播。
类似的搞笑短视频其实也是有历史的,还记得几年前《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吗,当时也是红极网络,不亚于目前的短视频所能引爆的社交能量。只是那时候除了让制作者出名,在内容上并没有更多的发展方向。
做这种爆款的好处是什么?内容被洪水般的流量冲刷后剩下了什么?“爆款的目的就是做宣传。”可能刘飞对这个问题早有思考,他回答得很快,并补充说明,日常内容是你自己根本的东西,爆款就是在短期内给自己做做宣传,提升知名度。
刘飞的话也揭示了,哪怕是做喜剧,细水长流的东西才能长久。能不能靠爆款立住品牌,全在你之前和之后的日常功夫。
品牌是做起来了,但想像前辈们一样,把类似“煎饼侠”、“王大锤”等形象搬上荧幕,姑夫可能还需要孵化一些人物形象的IP。毕竟,喜剧内容要想长久,少不了可以让大众移情的人物形象。
此外,像何仙姑夫这种立足品牌运营的还有《陈翔六点半》和《飞碟说》等。后者虽偏新闻百科型,但风格依然是轻松搞笑。“目前做喜剧创业的挺多,但都是小团队。”陈翔在接受创业家&i黑马采访时,曾表达过自己的这个观察结果。他也表示,《屌丝男士》的确是行业内做得好的先行者。
有固定偏向人群,风格成型,有明确的内容创业目标,稳定输出内容,找到了变现方法,是这类跑得较快的喜剧创业团队的特点。
万合天宜也被认为是类似喜剧创业公司的前辈。由和优酷合作的《万万没想到》系列走红,目前以发展成为近400人,8个制片工作的类厂牌生产模式,由生产单一的爆款内容变成了一家内容孵化公司。
说到这里,不要忘了papi酱。她想做的papitube也属于喜剧创业平台。papi酱目前的一些尝试,如“papi酱的周一放送”系列视频也表明了,她开始注重内容的稳定输出性。
喜剧是一门好生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变现已有成熟模式。电影就不必说了,在网络内容方面,早在资本还没有大热的2014年,《万万没想到》第二季就拿到了超3000万的广告收入,为第一季的三倍。刘飞也透露,目前何仙姑夫的商业化也比较成熟,收入结构由内容营销、平台广告分成等组成。
喜剧的线下发展:地面走向屏幕
除了网生内容,线下演艺公司也以喜剧类颇为突出。如德云社和开心麻花。几乎凭着一己之力,它们带起了大家对相声或大众舞台剧的关注度。开心麻花创始人张晨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曾说,他眼中开心麻花这些年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让很多原来不看话剧的人走进了剧场。
开心麻花舞台剧《牢友记》剧照
开心麻花首次吸引大众注意力是在央视春晚上,2012年开始,“一个叫郝建的年轻人”四度上春晚演小品,作品颇有些针砭时弊的味道,后被观众熟知,之后又上了大荧幕,票房破记录,剧情内核被广泛讨论。其背后的公司浮出水面,开心麻花。
这些“爆款”,对开心麻花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和刘飞的回答类似,开心麻花负责演艺经纪的总经理王亮也认为是“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属宣传层面的。
成立之初,开心麻花的定位就很明确,做喜剧品牌。做了十多部话剧,名气来了,它也接得住。“毕竟是家民营公司,每部票的票房都要好,不然怎么活下来的?”王亮对创业家&i黑马说。
不了解话剧行业的人,很难理解这句话。在开心麻花员工名片背面,印着公司历年出品的喜剧作品,13年,总共20多部。和电影公司动辄10部20部的片单不同,话剧行业要的不是量,是经典,一年有一部经典剧,就可以反复演了。麻花目前的速度是一年2-3部原创剧,2009年之前是一年一部贺岁剧。王亮介绍,这也导致商业模式和线上产品完全不一样,预算至少得奔着三五年、500场来做。“所以这个行业不存在赌的成分,你拿出来的东西一定、必须是好的。”王亮说。拿《乌龙山伯爵》举例,这部2010年的原创戏,到目前为止,大概在全国各地演了1000多场。
开心麻花也是第一家登上新三板的民营舞台剧公司。和上文提到的公司一样,它做喜剧,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事前的“立项议委会”,由年龄20岁到40岁的分别负责市场,制作,舞美,导演等同事打分讨论,反馈修改,哪个环节不过关就立不了项。也曾有过失败,实际上,他们第一部作品就没什么票房。沈腾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说,第一部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有次演出一共只来了10个左右的观众,最后不得已以退票结束。但创始人并没有打消往这个方向继续拓展的念头,此后一直探索,直到2008年,开始系统运作公司。
作为一下线下喜剧公司,它所打造的核心喜剧形象是什么?麻花的答案是,艺人。沈腾可谓是和开心麻花一起成长的典型代表,和沈腾在军艺(创业家&i黑马注:解放军艺术学院)时的师兄弟演员陶亮向创业家&i黑马介绍,沈腾当年是面试来到的开心麻花,而那时的麻花,也正准备在喜剧领域开拓一个天地。在麻花后来的多数话剧作品中,也都有沈腾的印记,编、导、演,或提供建议。
2015年国庆档,开心麻花做对了一件事,把三年前的经典话剧《夏洛特烦恼》搬上大屏幕。和《煎饼侠》一起,成为喜剧片的一道风景。它们被吐槽的地方也和来路有关:夏洛特包袱特多,煎饼侠像短剧集锦。
但不管怎样,观众笑了。
如果仔细研究麻花剧,很容易发现它“包袱多”的特点。“包袱密集”也是麻花成员自评时会用到的词。陶亮称,“因为大家对喜剧都比较热爱”,故艺人之间交流“特别多”,会分组交流剧情,来网络热点了,也会即兴创作,把好玩的段子加到内容中。开心麻花的“网感”是在线下炼成的。
凤凰新闻报道,在一次演出时,演员马丽蹦跶着出场了,她这回演一个僵尸形象,和以往场次不一样的是,离舞台最近的演员加了个新包袱,向她扔起了豌豆布偶。“观众肯定会心一笑,觉得我像豌豆射手。”该演员事后说。
包袱密集,是开心麻花的秘密。观众连着笑了俩小时,他下次才会再来。这个挑战比较大——但好在方向是清晰的。在爱情,犯罪或其它类型领域,似乎就难以找到统一的内容方法论。
喜剧,在各个观众的想看内容中,是“最大公约数”。
靠喜剧成名的开心麻花也开始了其它探索,儿童剧、音乐剧和电影。现在它已经有了独立的影业公司,主要负责把麻花的知名话剧搬上屏幕。
和传统线下演艺公司不同,开心麻花商业化运作很明显。在上市前,它曾获两次投资,分别为华人文化和微影时代——一家内容公司,一家互联网公司。“麻花肯定是一家公众公司,这是我一直想做的。”创始人张晨曾对媒体这么说。
运作喜剧内容的线下公司还有风口浪尖中的德云社。作为一个相声品牌,德云社依靠强大的社交网络越来越知名。它的创办者和其他成员也在不断拓宽喜剧内容的边界:综艺节目,喜剧选秀。最近还要联合某视频平台做网综类的单口相声。
你也马上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德云社的电影了——或者,是在电影院看两个小时相声。
他花钱,是想来大笑一场
为什么喜剧是一门好生意?原因很简单,大众要减压。王亮就说,作为一家民营公司,开心麻花必须覆盖90%有意愿付费看话剧的用户,才会活得比较好。而喜剧领域是可以做到这点的。
让大家捧腹的这些喜剧内容背后的运作,却不如想象般简单。德云社如何面对复杂的舆论意见,开心麻花电影业务能否一直顺利,万合天宜能否成功孵化新IP,网生内容又是不是都能搬上大屏幕,爆款之后如何让观众一直“笑下去”,第二个“星爷”在哪,都是充满考验的事。
只是,喜剧市场却永远都会是蓬勃的——只要这个时代继续是令人焦灼苦闷,需要喘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