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0块到身价450亿仅用14年,他背后的玄机是什

网络推广 2021-07-09 20:33www.dzhlxh.cn网络推广竞价

创业30年,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村穷小子做到了身家百亿的川渝首富,不穿名牌、不坐豪车、不抽烟、不喝酒、除了工作和学习再没有其他爱好,但却有一件事他坚持了20年,那就是“光彩事业”扶贫行动。

  他说,“当钱已经能够满足他的生活需要的时候,钱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就是被人尊重,被社会认同了,拥有亿万财富的喜悦与红薯丰收的喜悦,在内心的感受上是一样的。”他就是新希望集团的创始人刘永好。

从1000块到身价450亿仅用14年,他背后的玄机是什么?

  15岁时的理想生活:“一周吃一次回锅肉,两天吃一次麻婆豆腐”

  1951年刘永好出生在四川成都,在家中排行老四,家里孩子多,吃不饱饭,三顿并两顿是常有的事。20岁之前的刘永好从来都没有过新衣服和新鞋子,他穿的都是哥哥们剩下的。

  1966年,15岁的他跟着父亲去北京参加活动,父亲把1949年在地摊上买的呢子大衣给了他,父亲和三个哥哥已经穿了17年,才“传”到他手上,蓝色的大衣已经洗得发白,样式也改了十几次,刘永好却依然把它当做宝贝。

  那时候,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日子就快来了,一周能吃一次回锅肉,两天能吃一次麻婆豆腐。”这话刘永好一直记在心里,每一天都盼望着“好日子”早点到来,可事实却是遥遥无期。

  1968年,刘永好插队下乡,去了成都市郊的新津县古家村,一个被老乡称作“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没水、没电,也没有一条平整的公路,伙食就是白菜萝卜,没有一点荤腥,每2天就要轮着到5公里以外的邻村挑水,那时候刘永好每天的工分只有1角4分钱。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的4年零9个月。正是这段知青生活磨炼了刘永好的意志和心态,真切体会到农民的疾苦和不易。

  29岁一心想梦想着做“万元户”

  文革结束,刘永好回到城里,参加高考,当年他考上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机械,毕业后就直接留校任教,一个月工作30多块,不过日子过得清汤寡水。

  1980年全国上下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这年春节,学计算机的二哥刘永行为了能给家里买点肉,捡起久违的手艺,在路边支了个地摊,修理电视机和收音机。不料,从初一到初七短短一周的时间竟赚了300多块钱,相当于刘永好10个月的工资。这个“天文数字”让刘永好和3个哥哥看到了干个体户的好处,“既然靠修理无线电能赚那么多钱,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家电子厂呢?”3个月后,“新意音响”问世了,主销音响设备,外加修理无线电。打虎亲兄弟,哥四个全上了,大哥和二哥搞技术,三哥负责管理,刘永好跑外谈合作。

  没有资金怎么办?刘永好找到了乡下的生产队,想让生产队出钱,盈利就对半分。合作很快就达成了,但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遭到了公社书记的强烈反对,理由是:“集体企业坚决不能和私人合作”。四兄弟的第一次创业项目就这样泡汤了。

  刘永好至今都无法释怀,“我们的音响只能挂靠我所在学校的校办工厂,后来那款产品居然还被评为省级科技成果。如果当时我们扩大规模做音响的话,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电器大王,说不准的。”

  虽然音响事业失败了,但四兄弟的创业热情却被点燃了,“万元户”的目标已经在刘永好的心里生根发芽。

  31岁变卖家产筹得1000元回村养鹌鹑

  1982年的春节,全家上下回到父母那里团聚,餐桌上除了有刘永好最爱的回锅肉和麻婆豆腐,还有另一道菜——卤鹌鹑蛋。正是这道菜给了刘永好灵感,“要不养鹌鹑吧,投资少,好上手。”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在新津县农业局工作的三哥的支持,大哥二哥也觉得主意不错。

  刘永好先和二哥购进了100只鹌鹑,养在自家的小院里。等养大了,每天下班就和二哥一起骑着自行车沿街叫卖,一算账,那100只鹌鹑确实还小有赚头。随后,刘永好和3个哥哥决定扩大规模,一起回农村办一个良种场。当时他们向银行申请贷款1000元,却被银行质疑偿还能力,直接拒绝。刘永好气坏了“我以后也要办个银行。”

  最后,兄弟四人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家中所有值钱的物件,凑了1000元。1982年底,三哥身先士卒,辞掉了铁饭碗,回村开起了“育新良种场”,刘永好和大哥、二哥随后跟进,孵小鸡、养鹌鹑和培育蔬菜种。那一年,刘永好31岁。

  为盖良种场,刘永好从成都买回来一车砖,因为路太窄,拉砖的拖拉机没法进村,最后只能人拉肩扛。从村口到良种场来回4公里,兄弟四个一直搬到天黑,腿都累软了,刘永好至今都记得那一天,“那是1983年12月8日,非常冷的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83年年底,短短1年的时间,刘永好兄弟4人就孵出小鸡5万只,鹌鹑1万只,还带出了11个专业户,那是当初和时任县委书记约定好了的,“带起10个专业户”。

  1984年4月的一天,有一位资阳县的专业户找到了刘永好,一次性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

  那么大一张订单!根本没顾得上多想,刘永好和3个哥哥就马上出去借2万元,购买了10万只种蛋。第一批2万只小鸡如期交货,没想到结算货款的时候,人却找不到了。据说,交给那专业户的2万只小鸡有一半在途中闷死了,另一半家里起了大火烧死了,那专业户最后选择了跑路。

  “下单的人已经跑了,家里家徒四壁,他老婆跪在地上,让我们饶过她丈夫,我们还能怎样?但剩下5万只小鸡马上就要孵出来,而我们又没有饲料,再说又是农忙时节,农民不会要,借的2万块钱又要马上还,我们真的是绝望了。”那也许是刘永好一生中最无助的时刻!

  兄弟4人谁都没了主意。从岷江桥头上跳下去?还是一起逃到新疆再不回来?这时,刘永好站了出来,“不能死,也不能走,得把小鸡卖出去!”

  35岁成为“世界鹌鹑大王”

  “既然农民不要,就卖给城里人。”刘永好决定从城里人“下手”,兄弟4人开始连夜动手编竹筐,第二天天还没亮,刘永好就背着一竹筐鸡仔去了成都最大的东风农贸市场。

  不过,农贸市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锭,刘永好晃悠了一天也没找到个安身之地,差点晕倒在农贸市场。最后,还是一位卖水果的大爷看他可怜,给了他一个板凳,同意让他在自己的摊位卖。有了落脚的地方,接下来兄弟4人就蹲在农贸市场卖了1个月的鸡仔。

  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骑3个小时的自行车,到达20公里以外的农贸市场,外加一个土喇叭,1个月下来,兄弟四人瘦了十几斤,不过终于把8万只鸡仔全部卖了出去,好歹打个平手。就这样,刘永好和哥哥们艰难地度过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次大磨难。

  从那个时候开始,刘永好就有了成本意识,建议把养殖场设在刘永好下乡的新津县,因为那里各种原材料都便宜。兄弟四人开始琢磨新方法: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粪养鹌鹑,利用循环经济尽可能把成本降到最低。

  为扩大销路,刘永好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后又在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更大的店,每天销售近10万只鹌鹑蛋。慢慢地,有来自重庆、西安、北京、新疆等地的订单。

  1986年,育新养殖场的鹌鹑已经达到年产15万只,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县里有三分之一的农户都在养鹌鹑,最高峰时整个县里的鹌鹑达到了1000多万只。“新津县成了全国鹌鹑蛋批发中心,比号称世界鹌鹑大国的德、法、日还要大,我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鹌鹑大王和世界鹌鹑蛋大王。”

  36岁急流勇退,转行“希望猪饲料”再当霸主

  1986年底,4兄弟把养殖场更名为“希望”,可是没过多久,“希望”就出现了问题。当时,全国一窝蜂养鹌鹑,很快市场就出现饱和,鹌鹑出现滞销,再加上他们一手带起来的养殖专业户开始组团和他们竞争。

  思前想后,4兄弟不愿意因为恶性竞争搞得两败俱伤,最后刘永好和三个哥哥忍痛将现有的10万只鹌鹑全部宰杀,他们把眼光瞄上了猪饲料市场。

  当时,正大饲料公司已经占据了国内猪饲料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对猪的增肥效果特别好,农民们总是排长队购买。

  刘永好决定从价格开始入手,四年的养鹌鹑日子,让刘永好对农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对农民来说,一分钱就叫钱,饲料每公斤便宜几厘钱都对农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经过2年的技术攻关,“希望”牌猪饲料问世。为了把“希望”推出去,刘永好想到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好办法,就是张贴小广告。刘永好设计的口号最开始是“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后来是“吃一斤长一斤,希望牌奶猪饲料就是精”。“我租了一台刻印机,请一个写字好的朋友写好广告语。创意是我做的,稿子是我写的,刻是我找人刻的,贴是我自己贴的,每家每户猪圈都贴上了我们的广告,后来我们又做墙头广告。”日后刘永好回忆。

  由于小广告铺天盖地,质量与正大差不多,但每吨的价格却比“正大”便宜了60块钱,希望饲料很快在成都周围家喻户晓。一时间,“希望”牌饲料洛阳纸贵,成都附近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排队购买。在成都地区,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希望”牌饲料的销量就追上了“正大”。

  面对突然杀出来的“黑马”,“正大”当然挟资金、规模之优势,大打价格战,希望把“希望”扼杀在摇篮里。一开始,“正大”每吨降价20元,“希望”也降了20元;接着“正大”又降了100元,这次“希望”比“正大”降得更狠,直接降了120元。几个回合下来,农民都抢着买“希望”的猪饲料,“希望”的销量暴涨了3倍多。

  那么,刘永好四兄弟降价的底气来自哪里呢?要知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四个人基本都不拿薪水,饲料厂工人收入也是少的可怜,而当时正大西南地区的一个高管比整个希望公司全体员工的工资之和还要高得多,正大打价格战打得起吗?

  最后“正大”主动示好,两家达成协议:“希望”以成都市场为主,“正大”以成都之外的市场为主。从此,希望饲料大踏步走向了全国。不过,许多年后,刘永好在参加访谈时还十分诚恳地说,“正大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好好向人家学习。”

  41岁自立门户、开银行,凭借“新希望”蝉联川渝首富

  1992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成立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兄弟4人开始商量着搞专项发展,他们决定:分家产!

  由于兄弟四人感情非常好,这次分家没有任何纠纷,他们一致决定平均分配,4人各占整个产业25%的股份:大哥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二哥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三哥刘永美(陈育新)建立华西希望公司,刘永好则成立了南方希望公司。

  单飞后的刘永好开始了新的征程。1993年3月,刘永好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政协委员,并在政协会议上发出提案:建立一个由民营企业家投资的银行;1993年10月,他又作为来自企业的唯一代表,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正式挂牌,刘永好任以1.38亿股的持股量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任副董事长,14年前的“气话”真的实现了。此后的20年,仅仅所投民生银行这笔股权最高估值就超过300亿,给刘永好带来接近300倍的回报。

  尽管有了这些标签和成就,但刘永好的工作重心依然在“希望”集团上面,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南方希望经历了多次转型和变革,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1997年,组建“新希望集团”;

  1998年,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希望,代码:000876)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1998年,成立新希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足房地产行业;

  1999年,首次走出国门,在越南建成第一家海外工厂;

  2001年,并购四川阳平乳业,进入乳制品行业;

  2005年,新希望集团并购山东六和集团;

  2011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000876)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成为中国A股最大的民营农牧上市公司。

  创业34年,刘永好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在2016年公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刘永好以450亿元的身价再度蝉联川渝首富。

  目前,新希望集团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分公司超过600家,员工近7万人,年销售收入近800亿元人民币,新希望的业务遍布农业、银行、保险、券商、信托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13日,新希望集团联合银米科技、红旗连锁成立了四川希望银行。

  但是刘永好依然保持着当初创业时的本真和淳朴,最爱的菜还是回锅肉和麻婆豆腐,平日里就跟员工一起吃工作餐;一辆几万块的轿车坐了十几年;20年都只去同一家理发店花不到10块钱理发。

  返璞归真,坚持“光彩事业”20年

  除了跌宕起伏的创业史,还有值得称道的就是刘永好坚持了20年的“光彩事业”扶贫行动。

  1994年4月的一天,在刘永好成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后,他倡议为了老少边穷地区8000万人民的温饱和贫困问题开始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事业——光彩事业。

  刘永好的提议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上通过了,四十多位民营企业家在大会上庄严宣誓:“我们将竭尽全力,投身到这一光彩事业中来!切切实实,认认真真地为老少边穷地区做成几件实事。”说到做到,1995年,刘永好投资了1.8亿在落后贫瘠的大凉山地区建立了西昌希望饲料公司,20年间帮助10多万农民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此后,刘永好和其他成员们共同建立了“中国光彩会”,并开始“光彩行”活动。从2004年至今,中国光彩会共组织举办了20多次“光彩行” 投资考察活动,共邀请了4700多位企业家参与光彩行,签约项目2243个,合同金额1.5万亿,公益捐赠3.8亿。

  今天,刘永好选好了接班人,在新希望集团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依然牢牢记挂着深处贫困的农民兄弟,“扶贫是世界性课题,光彩事业为扶贫而生,它是没有终点的‘长征’,光彩人一定要将接力棒不断地传承下去,让它更加灿烂辉煌……”

  也许正是因为一直坚持的“光彩事业”,刘永好才成就了今天的商业传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zhlxh.cn 金源码 版权所有 Power by

网站模板下载|网络推广|微博营销|seo优化|视频营销|网络营销|微信营销|网站建设|织梦模板|小程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