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再谈“飞猪理论”:风口上的猪都是练过功
小米的创业初衷是改良国货
说实话,我认为正常的人绝对不会选择创业,因为一旦选择了创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随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困难、困惑、别人的不理解、或者别人的看不起。其实真正能走向成功巅峰的人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创业者都成了铺路石。
所以我一直在想,对所有的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信念。没有信念,是没办法支撑每天高强度的工作的。在这里,我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呢?是我为什么愿意喝碗小米粥,愿意继续闹革命,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我想做出一点事情来。
其实我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改变大家对国货的看法。所有人都觉得国产的产品不好,廉价,其实这不怪大家,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做得的确不够好。五年前我就想改变中国人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想改变世界上每个人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我相信小米过去的五年应该已经影响了很多国产的产品,我相信未来五到十年,大家会越来越对国货竖起大拇指,这就是我希望能够推动的新国货运动。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小米手机离苹果还有差距。这个我承认,但是我相信,我们越来越多的产品已经说服了大家。我觉得中国人是能够做出好产品的,我们做的产品也越来越精致。我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我们,我们也会在未来的五到十年践行诺言,让更多的中国人对国货竖起大拇指。
less is more :小米的核心只有手机、电视、智能家居
(观众问:小米未来在智能家电领域有什么样的想法?在智能家电这个领域,创业者有哪些机会?)
我觉得很多人对小米有一些误解。五前年我办小米的时候,汲取了我以前创业很重要的教训,就是less is more,少就是多的原则,就是尽量少做事情。大家可能觉得小米什么都做,这是天大的误解。小米的核心业务主要是三块:手机、电视和智能家居。为了实施智能家居的策略,小米已经投资和正在投资超过了50家智能硬件公司,这是由一个生态链构成的,小米只是平台公司,你可以理解成孵化器,在这个上面已经孵化了大概50家公司。
这些公司有的用小米的品牌,有的不是小米的品牌。它们用小米品牌的原则是能给小米品牌加分,这个产品首先我要满意,所以(我们的)空气净化器用了小米的品牌,今年1月发布后,3月销售量就突破了10万台,占了市场20%的份额。
我们还在孵化智能硬件的各种产品。如果让我给点建议的话,我觉得其实用小米模式做智能家居,空间和机会还是非常之大。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你要竭尽全力把产品做好,提高运作效率以后,降低零售价,就是做爆品模式和性价比模式,机会还是蛮大的。
未来创业者的巨大的机会是五年前小米提出要做“铁人三项”。很多人觉得小米可能是手机公司,其实换两个侧面来看,小米是中国第三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公司,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公司。小米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可能要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创业公司来支撑。
小米有自己的投资部门,我们有基金帮助大家在小米生态链里成长,包括我们孵化的这些企业,。在过去两到三年,也有几家公司的估值超过了10亿美金。所以如果你做的事情跟小米的生态链有关系的话,可以寻求我们的投资、帮助,我相信这会提速各个创业公司的发展。
风口上的猪都是练过功的
李克强总理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那么是不是大家都一阵风地来创业。“飞猪理论”是我提的,最近也成了被批驳的焦点,说我是机会主义者。可能大家对我讲这句话的背景不了解,今天终于有机会解释。
首先,任何人在任何的领域成功都需要一万个小时的苦练。如果没有基本功谈飞猪,那真的是机会主义者,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不经过一万小时的苦练能够成功。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今天在空中飞的那些猪,他们都不只练了一万个小时,可能练了十万个小时以上,这就是大家被忽略的前提。
如果你是大学一年级,我建议你首先把英文学好。我真的觉得很遗憾,因为我的英文水平比较差,搞得我的母校因此蒙羞,我还是我们武汉大学的杰出校友。我看网友评论,说我们武汉大学的英语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其实只有我一个人英语比较差,其他武汉大学的校友英文很好。所以在你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一定要练好基本功,等各位像我这么大年龄再学英文可能有点难,当然我还是在勤学苦练的。
其次,飞猪最最关键问题是:不能只顾埋头苦干,不去抬头看路。应该花足够的时间研究风向,研究风口,这样你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
这里我要跟大家说明的是,我1989年开始创业,到今天干了25年。作为一个经历了好几次大潮的创业者来说,我认为风口是成功的关键。在上一拨互联网风口来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却眼睁睁看着机会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当时我做的金山软件本质上是传统企业,可是互联网与软件行业如此接近,人才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在那样的压力下,互联网首先颠覆的是软件业,其次颠覆的是媒体业。
作为互联网的被颠覆者,我用了长达10年的时间在思考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绝非大家所想的那么容易,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论,一种价值观,这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关于互联网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