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文章字数和搜索排名有关系吗
最近有一位朋友和我说,你有一些投稿不错,只是内容太长了,一下子看不完,好像很多人也不会全部看完吧?对此我的回应是,内容长短我个人觉得不是关键,重要的就是要把事情说透了、说明白了,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一件事物的来龙去脉我觉得很重要。而且,对于搜索引擎来讲,它也比较偏爱有深度的、字数偏多的内容。国外有人们就专门针对文章字数和搜索排名、被推荐的几率和转化之间做过一些测试,今天就和大家来简单聊聊。
文章字数和谷歌排名长沙网络推广研究了近20,000个排在serp前10的关键字之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在谷歌serp前10网页的平均文章字数至少为2,000个词语 。并且你自然排名越高,内容里面包含的字数就越多,如下图:
基于上述图表,你可以发现排在第一名的内容平均算下来有2450多个字,排在第10名的只有2000多个字,差了450个字左右,这表明谷歌更喜欢内容丰富的页面。
内容丰富的站点容易得更多链接而且,用户更倾向于推荐比较有深度的内容,如果你的站点内容很短,写的很浅,多半得不到很多优质链接。让我们回看2012年SEOmoz的一篇博文,关于内容字数和反链之间的关系。
下图是SEOmoz每个字数段的博文数量(纵轴是字数,横轴是博文数):
下图是每个字数段下博文数量和外链数量的关系(纵轴是外链数量,横轴是博文数):
基于上面的数据我们发现,文章字数和外链是有一些直接的关系的,基于头部的那些博文字数最多,获得的链接推荐也越丰富,虽然博文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你可能已经知道了,要做外链,与其写100篇短小(并不精悍)的博文,不如认认真真写一篇高质量的,性价比多高呀。而一篇文章得到的链接越多,那排名更高的几率就更大,这就是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基本上排到serp第一页的网页平均字数都要超过2000字,而且排得越高,字数要求就越多。
丰富的内容更容易得到分享QuickSprout的站长曾把327篇博文分成两组,第一组 博文字数少于1500个字,第二组博文大于1500字,然后比较这些博文被推特和脸书分享的次数。
他发现,博文字数低于1500的那组平均得到174.6推特转发和59.3脸书用户喜欢;高于1500字的那组平均得到293.5推特转发和 72.7脸书用户喜欢。按百分比算就是,大于1500字数的那组可以得到额外68.1%的转发和多出22.6%的脸书喜欢。而对于谷歌来讲,社媒分享会增强页面的搜索结果排名。
越来越有经验的搜索者基于Hitwise的数据表明,我们开始倾向于搜索更长而精准的搜索词。8个字的搜索短语提升了近 34,000%。
1-个单词的搜索 = 20.29%(之前是19.02%)
2-个单词的搜索 = 23.65%(之前是32.58%)
3-个单词的搜索 = 21.92%(之前是25.61%)
4-个单词的搜索 = 14.89%(之前是12.83%)
5-个单词的搜索 = 8.68%(之前是 5.64%)
6-个单词的搜索 = 4.65%(之前是2.32%)
7-个单词的搜索 = 2.49%(之前是0.98%)
8-个单词的搜索 = 3.43%(无)
大趋势表明人们搜索2到3个字的短语在减少,而搜索大于4个字、5个字甚至8个字的短语比率在增加。
如果你想要捕获这些长尾词,考虑把这些词融合到你的内容里面去,内容涵盖的面越全,你就越可能排更多的长尾词。之前我分享过的一个案例就是用内容丰富的列表页去获取关键词排名和流量的。
长文案通常比短文案有更好的转化注意用词,“通常”。我也见过一些例子短文案转化更好,但是背后是有一些原因的。但大体上你可以看国外的一些数据都表明,长文案有更好的转化机会。比如Crazy Egg对他的首页做过一个转化测试,结果含有较长文案的首页比短文案高出30%的转化提升。Marketing Experiments(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专注于转化率的网站)利用Google Adwors导流量分别对3个页面做过系统测试,测试表明,不管在哪一组,长文案有更好的转化。具体细节请看原文,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改日我有时间再翻译分享给大家。
结论希望这篇博文可以帮助你坚定写长博文的心,不管它是销售页面,纯文章、产品页面或是其他等等…如果你想要更多的流量和更好的推荐你应该考虑认真的去制作长而丰富的内容。顺便提一下,极重要…那就是别死撑 – 我在提升内容吸引力必须知道的10个秘诀曾说过,“能一句话说清楚的事情不要用两句话,保持语言的精简,让读者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是优质内容必须具备的点”,如果你的内容真的就是只能写500字,千万不要撑到1000字,别死撑。提升内容长度的方法不是把一件简单地事情反复说,漫无目的扯淡,而是融入更多的例子、数据、你的分析,别人的观点,这才是一篇很棒的内容,千万不要纯为了凑字数而写博文。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留言和我讨论关于内容字数和搜索排名之间的林林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