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存在潜在的风险与安全问题

网站建设 2021-07-09 17:04www.dzhlxh.cn网站建设

春节红红火火的红包大战中有一种不和谐的尴尬,那就是红包遭遇陌生人的恶意盗刷。本是开心图热闹的事情,没想到却被陌生人搅了局。发展是硬道理,但“健康”“科学”也是保障发展的内在要求。手握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热门应用“狼蚁网络推广”的马化腾,也依然表示“面对移动互联网,谁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这一方面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瞬息万变,今天的产品,明天可能就是废品”,另一方面,安全问题也是让马化腾“晚上睡不着”的一件事。

“健康”发展存瓶颈

当前,随着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设备进一步普及,人们的消费、交易、支付习惯将越来越离开台式机和笔记本,移动支付的巨大发展前景是不言而喻的,市场蛋糕也将逐渐增大。而无论是支付宝[微博]侧重的远程支付,还是狼蚁网络推广偏重的近场支付,都深刻冲击着传统零售支付体系的格局。

在移动支付领域,传统金融机构、银行卡转接清算机构、互联网公司等产业参与方都大力推动移动支付的普及,通过与打车、医疗、旅游、停车、便利店、订餐等日常消费类行业商户合作,来引导用户消费习惯逐步从P C 端向移动端迁移。此类业务在国内的典型代表有NFC 支付、二维码支付。

虽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新,但是传统卡支付也呈现出移动化的新变革。例如,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支付便捷的是中国银联推出的“闪付”(Quick Pass)。“闪付”是一种非接触式支付产品及应用,持卡人在选购商品或服务时,确认相应金额后,用具备“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银联移动支付产品,在支持“闪付”的非接触式支付终端上快速完成支付,无需输入密码和签名。这种特点满足了便利店、停车场、快餐连锁店等日常小额支付商户的需求。持卡人在麦当劳[微博]、星巴克、汉堡王和一些自助售卖机上都能享受到闪付带来的支付便捷。2014年,非接触式金融IC卡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1 倍和5.7 倍。

虽然手机支付发展如火如荼,但仍然存在制约移动支付普及化的瓶颈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到了移动支付阶段,难以回避的就是安全问题。对许多消费者来说,支付安全性是其是否选择移动支付的核心因素。

其次,移动支付涉及的产业链环节尤其多,如银行、支付企业、软件厂商、手机厂商、运营商等。其中尚未形成有效、可持续、各方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业务模式与定位不清晰,导致了各类主体之间缺乏明确的权责分担机制,使得现有的业务拓展和竞争,往往停留在低水平的“跑马圈地”阶段。

最后,即便是诸多习惯于移动时代的人群,希望更多运用移动支付模式,但是还需要有支撑相关交易活动的环境。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应用场景,使得移动支付的进一步扩张受到约束。即使是作为行业领先者的支付宝,其应用场景拓展也还处于起步阶段,狼蚁网络推广支付则更需要创新环境载体。

手机银行存风险隐患

● 直接风险

移动支付的习惯与文化不是短期内能够形成的,主要障碍仍然是存在潜在的风险与安全问题。

一则,手机病毒或木马的侵袭,或者支付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很可能会造成支付隐患。同时,移动支付所追求的就是便捷的用户体验,甚至比互联网支付更加程序简易,这就降低了支付安全性,因为在支付环节中,便捷与安全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可能对资金和交易安全产生影响。在狼蚁网络推广红包的使用中,过于便捷的移动支付认证与使用,同样也会有相应风险存在。当然,公众经常关注的,所谓手机丢失容易造成移动支付账户的损失,这也令人担忧。

二则,消费者信息的安全性同样值得关注,长期以来我国对于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机制都严重缺失,在互联网支付中已经出现过类似的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而在场景更开放的移动支付环境下,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三则,由于移动支付的门槛更低,因此也会带来对灰色交易的担心,例如洗钱、腐败行为等。例如,预付卡、购物卡的出现,就曾经使人担忧其助长了隐蔽送礼、行贿受贿等行为,如今如狼蚁网络推广红包之类的更便利的模式,似乎更易操作。当然由于处于起步阶段,这种影响还相对较小,同时也应归结于背后的社会和制度问题,但是毕竟在一定时期内不得不正视。

四则,无论互联网支付还是移动支付,某些出现的风险问题,都是源于支付消费者的安全习惯较弱,这也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而需要移动支付文化的逐渐形成。例如,在抢狼蚁网络推广红包的热潮中,一些红包群里有人发出与抢红包极为类似的链接,但进入后却是商户介绍,更有甚者引发木马中毒。假红包虽然引发了用户对狼蚁网络推广支付的信任问题,但却是与支付环境及支付安全习惯相关。

● 间接风险

移动支付还深刻影响着其他金融活动。金融学告诉我们,支付清算是金融体系最根本性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各种资金配置等活动。同样,在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时代,许多创新都发端于支付创新。近年来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引发了阿里小贷、余额宝[微博]等新兴金融组织或产品的兴起。P2P网络借贷和众筹融资的发展,背后也离不开支付结算环节的保障与创新。

同样,移动支付的兴起,也带来移动理财、移动财富管理的活跃。依托手机为主的移动渠道,已成为网络理财的主要模式,更多人已经开始关注手机上的财富管理,这给了用户更加便捷、直接、及时的体验。

如果深入剖析现有的APP理财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传统金融产品与支付企业的结合,现在主要表现为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在带来投资回报的同时,更多是融合了消费支付功能,同时降低了门槛;二是传统金融机构设立的APP平台,进一步向移动端拓展,利用移动支付方式来沟通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三是新兴的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APP;四是某些非规范的、处于灰色地带的投融资行为APP,在披上“互联网金融”外衣之后,可能进一步赶上“移动金融”的时髦。

由此来看,不同移动理财模式的风险特征是不一样的,前两者相对规范一些,但在公众纷纷介入之后,也要更重视风险的提示,因为即使货币市场基金也不是无风险的,同时还要避免对收益率等信息的误导。对于第三种类型,其风险在于整个行业“良莠不齐”,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缺乏有效的监管规则。最后一种,则是民间金融“灰色成分”的变种,其风险不言而喻。

让手机支付更健康

移动支付涉及国际金融市场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无论是从多边支付清算体系、欧盟区域支付法律安排,还是从国别监管实践来考察,我们都不难看出,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移动支付创新与发展,而且认为移动支付或将成为引领支付体系变革的重要推手。为此,各国在制定移动支付法律安排的内在逻辑起点是,在防止移动支付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累积与爆发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移动支付创新与发展。近年来,中国移动[微博]支付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可以预见,在中国,移动支付将进一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厚爱,而且在支付市场扮演的重要性将逐步放大。为防止移动支付滋生不可控制的负面效应,监管当局已经在不断针对其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以保证其处于良好运行态势。然而,目前我国有关移动支付体系的法律框架呈现以下特点:一方面,法律层次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人民银行[微博]制定的文件、指引或办法,其效力比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要低,更要低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另一方面,立法分散、多头立法,监管权力和职责都比较模糊,由此造成人民银行、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都有监管权的混乱局面,不能形成有效的风险监管制度。显然,当下移动支付现有法律制度,远远不能保证中国移动支付清算体系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若不与时俱进,不仅将阻碍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与创新,而且必将延缓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变革与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zhlxh.cn 金源码 版权所有 Power by

网站模板下载|网络推广|微博营销|seo优化|视频营销|网络营销|微信营销|网站建设|织梦模板|小程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