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为什么要躲灯 文化的传承也要有所甄别
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又叫作上元节,因为他是一年当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我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于是将他命名为元宵节,那么元宵节当然会有许多习俗,吃元宵,闹花灯都是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但是我们知道正月十五为什么要躲灯么?
正月十五为什么要躲灯
躲灯其实是因为人们对于女子的行为有更多的约束,在传统的民间习俗里面,对于女子的看法也更加苛刻,所以大多数民间习俗会根据女方来衍生,渐渐的就变成了一些传统。就是刚结婚的媳妇不要在婆家或者娘家,那特么那就只能跑到亲戚家里,以免看到灯笼对人不好。据说,看了婆家灯,死亲爹;看了娘家灯,死公公。河南一带也有“躲灯”的习俗。民间所说的“闺女看了娘家的灯,娘家穷得钉打钉”,“正月十五不躲灯,先死老公公”等一类俗话,正是说明躲灯的禁忌原因的,显然这确属无稽之谈。
躲灯的传统民俗
新媳妇在当天必须回娘家或到邻家去,俗称“躲灯”。躲灯,元宵节风俗之一,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家举行盛大的送灯活动,俗称“追灯”。后来这个活动仪式慢慢变得有些资本的色彩,有钱人会将这个举办的声势浩大,彰显自己家里的富有。富贵人家送玻璃宫灯一对,有楠木架子水泥磨花的,有珠玉宝石镶边的,也有一般的。除主灯一对外,还加带一个小花灯,俗称“引灯”,是引导新婚媳妇早生贵子的意思;婆家接收追灯后,新妇即随娘家人到娘家去“躲灯”(一般正月十四日去十六日归)。
正月十五的团圆
过年的时候人们更加注重的应该是团圆和喜庆,而不是一些传统的不好的民俗,如果不允许回自己的家,那我们还可以回什么地方呢?躲灯其实只是一种以前的传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会有人对于这个有所看中了,毕竟文化也要随着时代共同进步,最后保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