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婚后事:口碑或开启“咬人”模式
美团和大众点评在一起了,这场牵扯BAT三大佬的并购,彻底点燃了O2O们的脑洞。但你或许猜不到,这场联姻最直接的受益者并非“美大”(美团+大众点评,二者合并后还未确定新公司名称,暂简称“美大”),而是阿里。推广,,长沙,长沙
真正的时间窗留给?
一位零售资深人士、O2O深喉向亿邦动力网指出,“美大”的合并看似对O2O的战局加了一把柴,实际上为竞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时间窗口。
根据此前58同城和赶集网、优酷土豆、滴滴和快的的合并,两班人马的整合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口碑和糯米有可能借此迎头赶上。
“‘美大’整合势必带来的中层和基层骨干流失,省了口碑和糯米挖角的费用和时间。”业内人士预判,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过程中,王兴的初心很关键,稍有私心,就会演变为美团对点评团队的“屠杀”。
但最大的机会不止于此。
据“美大”各自官方称,合并后将经营原有业务,这意味着新“美大”将继续在餐饮、影票、外卖等高频的O2O业务线上越走越远,却忽视了由始至终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乃至互联网巨头涉足过的“实物类商品O2O体系”的建设。
这显然给阿里O2O留下了一条活路,甚至有可能成为扭转O2O战局的契机。毕竟实物类商品交易是阿里巴巴(天猫、淘宝)的长项。
“的确,餐饮最为高频和刚需的,但餐饮O2O是一个零和市场,互相竞争的结果最后只是此消彼长。”前述深喉分析,口碑网现在做餐饮可能只为其表,战略纵深上要深插实体经济。“特别是衣食住行的‘衣’(住和行同样被O2O教育得很成熟),毕竟服装才是阿里巴巴零售体系里最核心的类目。
上述人士认为,如果O2O不去做服装,等于放弃了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必须指出的是,服装这个领域是美团和大众点评短期内还无法直接涉猎的。特别是国际一二线和国内一线的O2O,仍然是真空。
也就是说,美团和大众点评从争斗到合并,一直在原有的地盘里做算术题,却放弃了更大的机会和空间。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当初合并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可以横向扩张,做竞争之外的更多的出行增量市场。因此,透过‘美大’联姻,看到的也只是眼下1+1=2的事情,对未来缺乏想象力。”一位互联网投资界人士直言。
留给口碑的肉到底有多肥?
从2015年各项数据看,美团上半年交易额470亿人民币,在团购的市场份额51.9%,大众点评以25.9%的占比紧随其后(美团9月曝出估值为150亿美金,大众点评为100亿美金),但这显然与实体零售贡献的数据相去甚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6141亿元,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22亿元。前者接近后者的五倍,而且实物类网购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9.7%,这也意味着有近十万亿级别大市场是未被互联网化的,对O2O嗷嗷待哺。
据业内人士透露,大众点评原本有机会抄到阿里后路,引入与实体零售的O2O合作,但这个契机并没有被充分延续下去。
尽管如此,目前依稀能够在大众点评App购物频道看到搭建实体商品评价体系的痕迹:包括线下实体商城的POI信息,以及用户围绕每个品牌留下的一些评论。只是大众点评并没有为这些实体商业开放更多的流量合作。
“与线下实体商业开放O2O合作,效果将是非常惊人的。”曾经和点评有过类似尝试的一位零售商告诉亿邦动力网,和点评、美团合作的最大好处是,佣金成本比天猫5%要低很多,流量转化率也高。在低毛利的环境下,能赚钱是当务之急,“那些尝过甜头的商家会汇集成一股势能。”
可惜的是,浅尝辄止之后,“美大”的合体可能终结线下商家低成本的美梦。但这些传统零售商也不愿轻易转身去投靠天猫。在商家看来,除去高门槛费,天猫无法为线下提供互联网服务能力,相反只会不断劝说传统零售商把更多、更全、更新的商品放到线上交易,这让更多意欲进军电商的企业望而却步。
因此,新口碑和喵街的择时出现,对实体商业来说显得更“安全无害”。“毕竟是鼓励更多客人到店,在线下交付,这正是用美团和点评的思路来做零售类的O2O。”
为此,蚂蚁金服采取一系列组合拳,来势汹汹,誓把O2O战场扩大。此前,淘点点并入支付宝已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新口碑的孕育就是直接要判美团死刑的最大杀器。
支付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口碑平台的商户数量已经超过10万家,上线50多天的口碑外卖日均订单破百万。仅后者这一项数据,几乎是美团外卖过去两年的积累结果。
“虽然外界一直认为美团在团购方面一家独大,且更加强势,但从外部环境的演变来看,阿里+口碑、百度+糯米让美团和大众点评变成了O2O乱斗升级后的两只‘困兽’。抱团取暖既体现了资本意志外,也从侧面印证了两家公司决意要和互联网巨头做殊死搏斗的野心。”
口碑“咬人”才是O2O大战真的开始?
线下仍有大量产业有拥抱互联网的渴望。这给了美团点评、口碑、糯米公平决斗的机会。
“O2O的本质是企业和产业的数据化经营,各个企业和产业都将陆续进入数字化和数据化的通道里,线上其实是5-10%,线下90%-95%。”业内人士分析,无论是支付宝瞄准的零售商还是新“美大”碗里的服务类商家,朝着实体经济靠拢,并成为其战略伙伴的路线是注定的,殊途同归的结果是在O2O上必有一战。
但新口碑资历最浅、隐藏最深(包装在支付宝App之中),即使新“美大”对实体交易的O2O市场坐视不理,阿里就真的能把这事办成吗?
对此业界看客判断也不一。一位O2O平台高管指出,支付宝和口碑的天然优势也是天然短板,即支付属性过于明显,支持商户开展能力不足。且支付宝现阶段缺少线下商户的信息和数据量,仅靠有限的大商户(类似肯德基、麦当劳等)和SKU无法支撑起O2O的全貌。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过去在零售业扮演的“天敌”角色,也决定了口碑在中后期发展时能否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何顺利地和传统商户有更深入的合作。
“支付宝是工具,是阿里巴巴的“底裤”,但要成长为生态体系,还有很长一段路。虽然理论上,支付宝可以做很多底层包抄的事情,但如若插手太多,就会四面树敌,衍生很多竞争关系。因此,阿里巴巴要做O2O,一定要另立门户,自我颠覆才能有效化解和生态体系下其他公司之间的正面交锋。”某百货商场的信息管理负责人直言,阿里的另一个O2O利器“喵街”就是走在钢丝上,随时有可能被零售商舍弃。
“口碑可能会潜伏一段时间,短期内不足以对美团和点评造成冲击和威胁。但坐拥支付宝这个超级数据源和支付大牛:3亿的实名账户、数亿的装机量、每天6000万的点开率给口碑做后盾,口碑就像一个天然圣斗士,成为阿里巴巴O2O的前台。”前述资深O2O人士比喻道。
在该人士看来,口碑发力才意味着O2O三大阵营角力的重新开始。“百度烧钱斗狠可以,能否从单纯的流量玩法转向实体商业靠拢,取决于其思维是否可以及时调整,以及对传统商业的理解成都。但留给百度O2O的时间可能只有2016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