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上的真实中国,互联网让现代生活走近农村
【01】
评论员文章中描述了春节返乡的见闻,作者写道:“2月20日,大年初五,家族亲戚到我家聚餐,客厅里摆了两个桌子,我和表哥、堂哥、姐夫等人喝酒。女性亲属在另一个屋又开了一席——不是不让女性上桌,而是她们不愿挨着一帮大烟枪。忽然,我婶子举着手机从旁边屋出来了,镜头迅速扫过我们每个人的脸庞。她在拍短视频,然后,又熟练地把视频传到了一个热门视频平台上。”
通过在家短暂几天的见闻,作者发现短视频在家乡已成普及之势,生活所有的场景都被人们记录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上,“大家聊天缺少话题,就会打开手机看一会儿,有时候还会转到朋友圈。婶子已经59岁了,竟也成了短视频创作者。家里做饭、放鞭、结婚、逗狗、蒸年糕……都成了她的拍摄素材。”
“我们久不返乡,看到太多和想象不同的事物,自然想记录下来。但这种表达,都是‘他者’的视角。这种视角能够发现农村司空见惯的问题,却容易陷入猎奇或误读的陷阱。” 文中以西安“麦地改作临时停车场”事件为例,这种变更在网上恶评如潮,但根据麦苗生长周期,这种用地调整反倒是收益最高且无损农作物的合理方式,网民不了解实际却妄下判断。
《中国青年报》发表短视频评论文章
“其实就是‘他者’视角对农村的误解。现在,有了众多短视频平台,农村居民就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可以把最原汁原味的农村图景呈现在公众面前。短视频的操作门槛很低,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甚至连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都可以熟练操作。对城里人而言,农村的陌生感正在降低,农村正在以从未有过的真实感呈现在公众面前。”
【02】
事实上,短视频是2017年最受人关注的互联网现象,巨无霸快手以海量用户和完善的内容生态在行业内领跑,BAT等巨头纷纷入场布局,今日头条更是发力火山、西瓜、抖音三款产品,欲分羹而食。
在快手等众多短视频平台上,视频内容丰富多元,中青报文章中提到的场景,对于习惯使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现在不用返乡,就能看到家乡的面貌和熟悉的生活。
记录生活点滴的也有不少,“农村、小姑娘”就是其中之一。
快手上“农村、小姑娘”在自家地里采摘
这个朴实的农村姑娘用快手记录了自己砍柴、犁田种菜甚至是农活间歇吃饭的片段,很多菜的品种和新奇的收割方式都让快手用户大开眼界。在一段将近13w播放量的挖菜的短视频中,“农村、小姑娘”一边拔菜一边和评论互动,“相信好多人都知道这是什么,不如大家猜猜这是什么菜,你家地里也种这个吗?”很多快手用户纷纷留言评论道:“海椒秧,书名叫辣椒苗”“是不是海椒秧?我肯定说对了!”“666 真是个勤快的好姑娘”。
不光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在快手上还有很多分享长辈农村生活的用户,“农村瑞哥”就是这么一位,就像他快手介绍里所说:记录爷爷奶奶的日常生活,把农村最朴实的日常生活分享给大家。
快手“农村瑞哥”数万播放量视频中和蔼的王奶奶
他分享的视频中,王奶奶是出镜率最高的主人公,“农村瑞哥”会不时记录王奶奶做饭或是在田间播种的生活片段,王奶奶用家乡口音说着“老铁们看着香不香?喜欢的就双击点赞666”,配上地道的家乡美食,让很多快手用户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另一位用户“朴实农村生活视频”,和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位专注分享农村生活的朴实妇女,她来自云南邵通,经常在快手上分享自己的“私房菜谱”。
从“农家米汤蒸鸡蛋”到“山里九大碗”再到“川味红烧鸡”,村里普通的食材在她手上摇身一变成了地道的特色美味。她不仅向大家展示了丰富的农村菜肴,更是在短视频中分享了自己做菜的妙招——“制作油炸黄粑,大米、糯米、黄糖的配比要2:2:1才最好吃。”看过这些妙招的老铁们纷纷评论:“这操作真是6,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最靠谱。”多亏了她上传的几百个食谱和妙招,让远在城市的人们就算在家也能做出地道的农村美食,缩短了城市和农村的距离。
【03】
作者结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春节前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文中提到:“中国农村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2.09亿,基础通信、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应用的使用率与城镇居民的差别已经不大,差异率平均在10%左右。这也符合春节返乡时我看到的情况,大家随时随地刷微信、看视频、玩游戏,与北京等一线城市白领的娱乐行为几乎无异。”
就像《中国青年报》对于短视频平台在农村火爆的现象的总结一样,互联网终将带来改变,通过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同一平台的互动,现代生活方式已逐渐走近农村,城乡差异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