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微影合并之后 林宁要做和互联网关系不大的
名义上来说,林宁并没有离开微影,他依然是“猫眼微影”副董事长,会参与公司的一些决策,但事实上,他也承认,自己已经开始了下一阶段的创业。
这次的创业和互联网关系最远。林宁觉得,“移动互联网端的人口红利现在基本上没有了”,所以他要去做内容,而内容的核心是IP,所以他要做一个IP公司。
这个公司便是娱跃文化。
2016年9月,微影时代同时成立娱跃影业和娱跃发行两家子公司,试图向电影上游拓展。那时电影行业颓势已显,但微影时代依然在以保底的方式争取市场,娱跃的诞生,事实上是当时林宁激进策略的产物。
而一年以后,微影和猫眼合并,林宁事实上已经从在线票务的战争中离场,在离开时,他手中最重要的业务,便是娱跃影业,而新公司的重点,也从电影转向了电视剧。
现在,娱跃手上有七八个项目,包括《长安十二时辰》和《南烟斋笔录》。《长安十二时辰》也是优酷2018年度的超级剧集,由曹盾执导、雷佳音和易烊千玺主演,计划于2018年第四季度在优酷播出。林宁还表态,正计划开发电影版,同时也在和马伯庸商量,继续写一本《长安二十四时辰》,让IP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IP是林宁如今生意的核心。林宁说,“内容市场、文本市场算来算去就那几千亿,但是IP一旦跟商业结合,那就是几万亿的市场。”但是在中国,却没有以IP为核心的公司,“大家都在喊IP,但做的更多的是IP交易而不是养成”。
按照林宁的计划,娱跃将打造头部内容,放大IP的价值,之后实现IP全平台的开发,制作衍生品,多渠道推广,最终变现——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迪士尼的生意,他说“大家都知道迪斯尼有百分之四五十的收益是来自于后端的,比如乐园这些收入,大家知道IP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积累下来的。”
在这个模型里,渠道并不重要,内容和IP才是核心,“内容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公司,渠道是你进这个内容产业很重要的一个途径。但是拥有IP的人可能比渠道公司更(稳定),渠道公司老有人挑战你,拥有IP就永远拥有IP。”
不过,这个在中国影视圈里广为流传的“迪士尼神话”的确只是一个神话而已。迪士尼的爆款电影,几乎从未改编成电视剧;迪士尼的游戏部门,2016年已经关闭;而迪士尼的主要收入并不来自衍生品,而是来自体育频道ESPN,它曾一度为迪士尼贡献70%以上的营收。
换言之,对迪士尼而言,渠道才是最重要的。
而林宁的这次创业,也没法离互联网太远。他选择电视剧为切入点,是因为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有很大上升空间,他选择制作大剧,是因为头部内容更能吸引“流量”。
林宁想做一个离互联网远一些的公司,但当下的时代,离开互联网,内容已经没法成为爆款。
2018年1月10日,微影资本CEO年会召开期间,同时担任微影资本合伙人的林宁,自猫眼微影合并后首次接受了36氪等媒体采访。以下是采访整理:
Q=记者
A=林宁
Q:为什么会开始做娱跃影业?
A:我原来微影整个出发是从腾讯的入口做微信的电影票。逐步开始扩张自己的版图,一开始是个渠道,想通过渠道做内容,后来我们发现中国的整个产业来说因为渠道是不断整合的,现在看到不管是滴滴还是快滴什么其实都是在不断的整合,因为整合以后就可以灭掉竞争,最后产生一个正常的和快速增长的公司,才能深度的产业链上下游做更多的供给策的改变。
为什么我要去做这件事情,一直以来中国的内容产业一直没有以IP,大家都在喊IP,大家做的更多是IP交易,而不是IP的养成,大部分做IP交易,我有一本书卖给他,他去拍电视剧,他去拍电影,没有人把整个养成的路径作为一个公司的核心,我觉得我们现在想这件事情,这个东西我认为这是以后内容市场的核心动力,因为这个东西比较持续,可能伴随大家的时间也会长一些。我想做一个长一些的,慢一点的公司。互联网公司以前一直都是很快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口红利其实已经没有了,由于移动互联网端的人口红利基本上没有了,像腾讯,这些大公司,大部分的创新基本上是很难的了,其实是配合腾讯把各种领域变得更精致。
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也碰到比较大的机遇,我认为是视频付费的机遇,现在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剧公司、影公司为主,要不然我就是一个编剧公司,或者我是一个文学的改编公司,但是没有人说我们是一个IP公司,我们希望我们自己以这样的方式来定位。
Q:内容没有办法垄断的。
A:对,内容肯定是分散的,所以在这个领域上我觉得,慢慢做吧,可能会有大公司产生,而且机会也挺大,因为中国一直没有。慢慢做,我也想做一个慢一点的公司。
Q:娱跃影业开始是做电影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打算把这个重心放在电视剧上?
A:其实我们做的时候影业和文化同时来做的,影业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我觉得有几个趋势今天我们论坛也谈大这个问题,就是说电影市场的票房增速很快速的在降缓。大趋势你是很难改变的,大趋势是什么?是碎片化。大趋势是移动化,现在90后,00后大学生老师把视频放到手机上,绝对不会放在大屏幕来共同播放,个性化、碎片化,所以媒体的趋势一定是这样。
从整个市场的趋势,屏幕在增长的时候,单屏幕的产出一定是下降的,它特别难增长,明年会更明显,我自己觉得。最好电影的导演现在全在做剧了,人才还被拉走了,它的内容产出一定下降。
剧的市场一定是这几年最重要的一个市场,我从去年开始我们还没有跟猫眼整合的时候,我一直在强调说剧的市场会是继续,因为现在才一个多亿用户,市场规模起码这三四年爆炸大一千亿以上的规模,这里市场可能更性感。
Q:猫眼微影和淘票票的票补现在还在继续吗?
A:我自己感觉票务肯定会大幅度的降低。但消不消失其实是很难说,因为竞争的格局谁也不能够去决定,当然我觉得会非常大幅度的降低,因为就两家。应该他们(淘票票)补票补的时候是更多的,这个体量上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我给你算一个,这个帐很好算,500亿的市场,基本上就这两家,我们的佣金在5到8,每张票3块钱,500亿的5%,就算5吧,这一年大概就是20多亿的,就是给到这两家公司,就看市场做的怎么分。
比如(淘票票)说我就认了,我20几的市场份额,假如1/4的市场份额,假如说他认了,那他就赚钱,他现在不认,他希望有更大的市场规模,这是规模的生意。你没有规模根本谈不上基础建设,最后大家的能力肯定还是基础建设的能力,给这个行业输血,输能力的,比如做金融业务规模越大肯定金融业务越好做,所以这是规模的生意。
Q:你理解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指的是什么?
A:第一是用户的消费数据。第二是金融。
消费形态变了以后,我们才有能力去做一些基础建设。比如说数据分析能力,肯定比以前的纯内容企业高很多,那我怎么把这个能力再开放出来?其实现在大家都在做,包括金融。好莱坞六大因为有网络、有渠道,单片的亏损幅度就降了很多,所以数据还是有用的。但现在中国市场对数据的使用基本是零。电视剧市场因为平台驱动,已经非常看数据。电影市场没有大公司在,很难产生大数据。
现在整个电影行业的资金流转是比较缓慢和笨重的。内容端的人拿钱拿太少了,拿得少、拿得慢、亏得多,这事儿他没办法玩下去。但观众是冲着内容来的。100个人投电影,99个人亏,明年这笔钱就跑走了,谁敢进去再投?以前还有人用艺术情怀去拍电影,现在不行了,没有资本在这个地方走,你拍不起来。
前两年更强调渠道的扩张,整个市场的钱都是给影院公司的,但这个不是最合理的。你把钱都给了渠道公司,内容端拿回的钱太少,他就不供片,导演、艺人就活不下去,都跑到网剧市场了,电影市场还会好吗?肯定不会好。所以这里面必须有一种好的平衡,像腾讯等大公司有机会重新调优这里面的结构。
大的票务平台可能有机会把结算的效率提高,因为我们是先向用户收的钱,那我是不是可以帮助内容方更快地结算,用多种方式让资金更快地流转?
电影市场假如是9个亏、1个赚,那500-600亿票房可能是2000亿资金长出来的,很多亏的钱都在这里头砸进去。如果这2000亿哪怕提前半年回来,往内容市场灌的钱就多了很多,效率也变高了,票房不就起来了?
Q:数据怎么来指导内容生产?
A:我认为这个事情,包括前两天和一个知名导演聊到这个问题,他说数据一毛钱用没有。因为我从互联网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数据的价值是提供更好的参考,我觉得没有说决定作用,你说(泛华)决定作用是什么?谁也抓不准,是导演的灵感,还是就是这个题材刚好碰到了?到底什么好,电影市场很难用数据来完全统领。但数据作为一种决策的补充是很重要的,因为你现在生产一个电影,两年以后才上映,起码用数据知道一下两年以后大概的趋势。
百分之百的捕捉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但是它作为一个决策和创作的参考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九十九一生,你在回归到比如拍三部有一部亏了,两部是赚钱的,这个对数据的价值很重要,你不要是跑偏那么多,也没亏太多,或者亏损率降低很多。只有内容市场的钱投进去,又能滚动回来,内容产业才能繁荣,现在最可怕是100个人投电影,99个人亏,这事怎么干?明年这笔钱就跑走了,谁敢继续再投,你赚钱了大家才能持续的进去。
而且前两年更强调渠道的扩张,其实整个市场的钱都是给影院公司,这不是最合理的,你把钱都给了渠道公司,内容端拿回的钱太少了,就不供片了,不供片带来是什么?导演艺人活不下去,都跑到网剧市场了,那你电影市场还会好吗?肯定不会好,它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平衡。我认为大的不管是腾讯,媒体公司这些公司进来,它的核心会重新调优这里的结构,你刚才提到说我认为数据的价值是非常非常大的,如果用数据来指导一定的内容创作,因为这个很难,但是一定要这么做,其实好莱坞是这套法则。好莱坞的六大发行公司,亏损率是降了很多,单片的亏损的幅度也降了很多,就是因为他有网络,他有渠道,他的那套把戏,这个数据还是有用的。
Q:电视剧行业的情况呢?
A:电视剧已经非常看数据了,因为是平台驱动。电影产业因为没有大公司在,我认为没有大公司就很难产生大数据,都是很分散的,隔两年拍一部,完全依赖他的感觉。
Q:林总怎么样界定你上一个阶段的创业状态?
Q:微影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两年做成百亿市值的公司,这件事情达成了。要是换一个创业者去做,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速度。但是今天早上分析师分析说传媒企业一上一下,现在又跌回解放前,这几年的市值一下拍到桌面上,我现在在思考说什么东西是可以跨周期的,尤其在中国,很多东西都是昙花一现,我现在想做的事情是能够跨周期的一个创业。
Q:这个周期指的是什么?
A:这个周期指的是经济周期,你看市场这五年传媒的市值非常的高,现在又跌回到原来五年前,我认为明年会起来了,因为新的周期又来了,一定会起来的,还没有跌到最实,还会再跌一段时间。但是它不可能再跌了,没得可跌了,因为市场是存在的,娱乐业还会继续发展的,利空全跑完了,利好还没有跑完,我认为它肯定会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