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硬件产值猛增 技术创新瓶颈待突破
导读
谈及创新,作为智能硬件行业从业者的李明则有些消极,在智能硬件行业创业四次却仍一无所获的他,尽管每次都先于市场发现需求点,但最终还是败给了环境。“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很容易将初创企业的创意复制过去,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不仅大企业需要重视,初创企业更应该具备相关意识,国家也应该对初创企业的知识产权给予保护。”
经过前几年的酝酿,如今中国的智能硬件开始愈发有底气了。
9 月21日,根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行动》指出,到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海外专利占比超过10%。
“智能硬件有许多细分领域,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出行、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已经在全球占有一定的分量;智能出行方面,包括平衡车、电动车等相关产品的国产化程度已经很高;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国产货分了很大一杯羹;智能家居方面,中国传统家电都在向智能家电转型,国产化程度也已经很高。”科通芯城及硬蛋科技公关总监王刚告诉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而在智能汽车和服务机器人方面,目前国产化速度还有待加快。”
而在当前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发展的背后,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行动》中指出,一方面,中国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智能硬件市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产用互动不紧密、生态碎片化等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
细分趋势渐显
在2014年国内智能硬件元年开启之后,近年来,国内智能硬件行业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14年国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08亿元,2015年销量达到424亿,预计2016年国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52亿元。
市场爆发的背后,新的趋势逐渐浮出水面。在手机、 电视等终端产品实现智能化之后,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个人穿戴、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生产制造等领域集成融合。
而这与《行动》所确定的五大重点领域不谋而合。《行动》中指出,在提升高端智能硬件产品有效供给方面,主要包含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智能医疗健康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工业级智能硬件设备。
“智能硬件的概念已经从过去的智能手机拓展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智能手环、平衡车等。”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能硬件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需求在增加。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因为技术在发展,尤其新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使这个市场充满了活力。”
在从事智能硬件行业多年的深圳豌豆苗数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看来,当前智能硬件行业已呈现愈发细分的趋势。“这个行业经过了大规模的跟风潮之后,如今发展得更加清晰了。”李明指出,“智能硬件企业开始接受这样的定位与认知:要聚焦在特定领域,将某个产品做好。”
而跟风潮隐退与细分趋势渐显,使得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愈发贴近智能真正的概念。“智能硬件的核心概念是通过传感器和内置软件让设备更加聪明,从而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如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硬件在逐渐智能化,逐渐被完善,它们愈发不会打扰到用户,而是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李明指出。
创新瓶颈待突破
尽管中国智能硬件前景广阔,甚至被定下2018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军令状”,但产业的创新能力仍有待突破。
事实上,创新几乎是每位智能硬件相关从业者都会谈及的问题。“中国智能硬件市场火爆,但行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创新能力不足。大多还是复制国外已有的东西。”王刚指出,“中国这些年的智能硬件行业,没有真正能够引起爆点的创新产品。”
在王刚看来,这个现状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内智能硬件的发展主要受资本和“双创”政策推动,而非行业自身的驱动发展。虽然如今智能硬件的跟风潮不如往昔那般疯狂,但一旦资本发力的领域,很容易形成泡沫。“资本驱动的创新,初衷不纯粹。比如,今年VR比较火,于是大大小小的厂商均发力VR,这不是真正的创新。”
就此,王刚认为,智能硬件的创新发展不妨实行积木式创新,并实践“行业内人士+技术人员”模式。“许多细分行业的专业人士能够体知行业痛点,进而提供想法,将想法落地则可交由智能硬件工程师来完成。”王刚指出,“智能硬件创新还是应该由行业内人士来做,比如大健康领域人士,对该行业会有深刻了解,他们对行业痛点比普通人敏锐得多。”
除去专业人士的意见之外,对用户的理解也尤为重要。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童夫尧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硬件的创新则需要在不同细分市场找到客户的不同诉求点。“联想会更多强调对客户和粉丝的互动,第一时间获取产品反馈,以客户导向指导创新思想,进而推出相应产品。”
谈及创新,作为智能硬件行业从业者的李明则有些消极,在智能硬件行业创业四次却仍一无所获的他,尽管每次都先于市场发现需求点,但最终还是败给了环境。“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很容易将初创企业的创意复制过去,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不仅大企业需要重视,初创企业更应该具备相关意识,国家也应该对初创企业的知识产权给予保护。”
不过,尽管面临诸多创新困惑,李明也坦言,智能硬件可创新之处很多。 “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东西,都有可能演变为智能硬件,这个行业的玩法很多。”李明指出,“这个行业大企业始终垄断不了,因为可延伸的范围太大了。中小企业需要精确定位好自己的领域,做出好的产品来,就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