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市场冰火两重天 电商升级进入“拇指之战”
A5交易A5任务 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2015年8月,对于中国电商行业来说是最不平凡的一个月,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个月。国美电器高级副总裁李俊涛接任牟贵先任国美在线CEO、国美电器高级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出任国美在线COO、国美电器副总裁宋林林加入国美在线任副总裁,随着国美在线新的领导班子集体亮相,国美集团对国美在线从新布局加速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为未来电商市场竞争率先拉开了大幕。
8月8日,京东老板刘强东与奶茶妹妹章泽天甜蜜领证,就在“普天同庆”之际,阿里、苏宁宣布“闪婚”送上一份厚厚的大礼,双方互投百亿巨资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试图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实现两个体系的融合对接。中国电商开始形成“三国鼎立”局势,未来电商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
线下跌线上涨 家电市场“冰火两重天”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新的主要消费模式,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高度发展,5亿多智能手机用户为移动电商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此外,3G、4G网络在国内不断普及,实惠的手机端购买模式以及便利的支付手段,进一步促进电商升级进入“拇指之战”,移动端下单量占比达 60.8%,已经成为电商争夺主战场。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整体家电销售额达3820亿元(不含手机),其中网购大小家电611亿元,占整体家电消费市场比例16%,首次突破百分之15的占比。上半年整体网购规模达16459亿元,同比增长39.1%;家电网购销售额达1361亿元,同比增长64%,高出全国整体网上零售增幅25个百分点。其中大家电网购额约359亿元,同比增长56%;小家电网购额约252亿元,同比增长57%;移动终端网购额月750亿元,同比增长70.4%。
2015年上半年家电市场呈现线下跌线上涨局势,总体涨幅趋于平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空调线上销售额规模达95亿元,线上零售量规模同比增长48%,零售额同比增长41.75;线下销售量同比下降5%,销售额同比下降7.4%。冰箱线上销售额64亿元,线上零售量同比增长40.7%,零售额同比增长42%;线下销售量同比下降7.6%,销售额同比下降2.1%。洗衣机线上销售额49亿元,零售量同比增长50%,零售额同比增长51%;线下销售量同比下降7.3%,销售额同比增长0.8%。平板电视线上销售额151亿元,线上零售量同比增长64.7%,零售额同比增长70.8%;线下销售量同比下降13.9%,销售额同比下降11.8%。线上市场量额双增,线下市场总体呈量额双降趋势,线上线下依然“冰火两重天”。
家电网购形成“一极多强”局面 农村市场成未来“蓝海”
权威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家电网购市场京东以60%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天猫、苏宁易购、国美等竞争对手,家电网购市场上形成“一极多强”的局面。空调、平板电视、冰箱成为农村网购家电前三强。
受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互联网经济大环境影响下,京东、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商渠道巨头开始将视线转向县城乃至农村市场,加速了三四级市场的电子商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拓了冰箱、空调、电视市场新的广阔的“蓝海”领域,成为市场发展重要的新增长点。
据记者了解,从去年11月开始,京东在4-6线城市开始开设“京东帮”服务店,针对大家电产品在物流、安装和维修上的独特需求,依托厂家授权的安装网络及社会化维修站资源的本地化优势,为消费者提供配送、安装、维修、保养、置换等全套家电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解决农村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截止到 2015年6月底,“京东帮”服务店的开设已经超过800家,覆盖26万个行政村,在江苏、山东、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京东配送已实现全覆盖。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全国已有20000家网点,已经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苏宁电器截止今年第一季度在全国苏宁农村服务站已达100多家网点,预计年内计划建成1500家。
线上家电产品高端化趋势明显 智能产品渗透率大幅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高端消费人群也在快速涌现,并带动了线上高端家电市场的快速增长。伴随着85后、90后新消费群体兴起,对家电的品质与使用需求要求更高。
数据显示,高大上的三开门及以上的冰箱线上销量占比达60%,其中三门冰箱占比37%。超高清4K电视线上渗透率达到18.5%,5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平板电视线上渗透率达21.3%,智能电视渗透率占比73%,智能空调的线上渗透率也已超过13%,5000元以上的高端空调产品线上增速 35%,具有WiFi功能、可以远程手机控制等基本智能功能的空调受到热捧。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在接受家电联盟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来营销自己的产品,已经到了必须要“求变”的时候。曾经以技术革新推动行业洗牌的家电产业,正面临互联网语境下的全新考验。未来,企业营销模式的变化将成为重新识别品牌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