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众银行微粒贷看互联网金融的前景与现状
文/路北(微信公众号lubei2014运营者)
3月9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审议前,总理和代表们见面时,专门向全国人大代表、腾讯“掌门人”马化腾了解微众银行的发展情况。马化腾告诉总理,微众银行从去年正式启用以来,现在一共有3000多万授信用户,已经在使用的用户有600万左右,共发放了200亿元左右的贷款,而且违约比例非常低。
而一年前的深圳之行,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敲下电脑回车键,卡车司机徐军就拿到了3.5万元贷款。这是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李克强总理在深圳考察微众银行时说,你们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闯出一条路子,给普惠金融、小贷公司、小微银行发展提供经验。要降低成本让小微客户切实受益,这也能倒逼传统金融加速改革。可以说,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
互联网金融为普惠金融而生,其便捷、高效、打破时空距离的特点,为实现和推进普惠金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同时也打开了互联网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前景。但是,尽管互联网金融空前火爆,P2P平台多达3000家,各种网贷产品数不胜数,但一个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用户的认知还不够成熟,我们尚需要给互联网金融留一个宽容的成长空间,加速提升用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认知,通过全行业的努力,让用户的认知跟得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步伐。
互联网金融为普惠金融而生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普惠金融,将“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列入2016年重点工作部分,并强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重要方针。
关于普惠金融,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
由此可以看出,普惠金融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人,强调有效的金融服务。而与此对照,互联网金融恰恰是推进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以微众银行微粒贷为例,这款由腾讯旗下微众银行于去年5月17日推出的首款产品,定位为互联网小额信贷产品,贷款额度在20万以下,主要面向的正是普惠金融中的小微企业和个人等重点对象。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正是为普惠金融而生,而普惠金融的推进同样离不开互联网金融的推动。而像微粒贷这样的互联网小额信贷产品,虽然才推出不足一年,但已经帮助葡萄种植户、服装店主、白领个人等实现了资金周转和应急,形成了良好的普惠金融口碑,引领着互联网金融的普惠发展潮流。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在于与用户实现共赢
不过,处于起步阶段的互联网金融,要与用户实现共赢,则需要用简单快捷的产品设计为用户提供理想的体验。
以微粒贷为例,依托于腾讯两大社交平台——手机QQ和微信,用户只需填写姓名、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就可以获得信用额度,拥有500元-20万元的额度设置,1分钟到账,随借随还。借款流程更是出乎意料的简单,只需三步:打开手机进入微信钱包的“微粒贷借钱”,点击“借钱”,填上金额即可。这种快捷至极的流程,不仅有利于让用户快速上手,而且通过简单流程背后的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也能带给用户更为安全可靠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体验。
当然,这种简便快捷并不意味着“偷工减料”,微粒贷在用户点击“查看额度”时,页面上会有一个主动提示《人民银行征信查询授权及借款相关协议》供用户勾选授权。这与其他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盲目追求快捷而默认勾选类似协议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以说,为用户着想,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自愿授权与否的选择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简单便捷,这实际上正是互联网金融与用户实现共赢的解决之道。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尚需社会各方一起努力
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倒是进一步说明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确需要社会的理解、支持,需要全行业一起来加强对用户认知的教育,让用户认知跟得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步伐。
最近,网络上关于“微众银行查询用户征信记录”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声称,其仅点击了微信钱包中的“微粒贷”业务查看额度,却被腾讯旗下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贷款审批”的原因向人民银行查询了个人征信记录,该网友认为这一行为对自己后续的房贷申请产生了影响。这件事情实际上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一个插曲,因为判断这件事情的事实根据是,用户是否授权微众银行可对其个人征信记录进行查询,以及银行查询用户个人征信记录会否对用户的个人信用产生影响。
事实是,如上文所写,在微信钱包中点击“微粒贷”,当首次点击“查看额度”时,用户需要勾选页面上主动提示的《人民银行征信查询授权及借款相关协议》,若用户不勾选,则会出现弹窗提示用户阅读该协议。当用户勾选同意之后,还需要进行密码验证,该行才会向央行查询用户征信记录以评估可贷金额。也就是说,用户勾选后就完成了其个人的人民银行征信查询授权。
而根据央行征信中心的提示,在一段时间内,个人信用报告因为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查询,同时这段时间内个人并没有得到新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这可能说明个人向很多银行申请过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但均未成功,这样的查询信息才会对个人的新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若仅是一家银行对个人征信记录进行查询,是不会对个人征信记录产生负面影响的。需要注意的是,对征信记录进行判断并决定能否贷到款的取决于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的结果,个人征信记录仅作为审批的参考。
可以说,造成这一插曲的,主要就在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教育还不到位,且整个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面临着各方面的不完善因素影响所致。
由此也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作为践行普惠金融的排头兵,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用户教育,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和理解,以切实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本文为站长之家专栏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站长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