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电影,别人却借着票房大玩互联网金融
腾讯科技 刘亚澜 4月16日报道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在选择电影的时候更愿意相信朋友的口碑而不是票房。这个过去用来衡量影片质量的数字逐渐失去了公信力,而许多本该承载情怀、兴趣与思想的电影,一夜间也沦为了俗不可耐的金融产品。
从金融的视角来看,电影的确是非常好的项目。国家已经将文化产业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来培育,政策的窗口期利好已经充分释放,并且周期很长,做这个行业必然有利可图。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说,电影投资相对于资本市场的运作,盘子小、周期稳定,票房上的利好很容易变现。有业内人士告诉腾讯科技,这几年只要剧本不太差,有核心导演、演员,一些电影在拍摄阶段就收回了成本。
保底发行、众筹、P2P、私募、影视基金……资本的手段让电影业迅速膨胀。近年来一级市场的私募基金和创投机构不断成立电影基金,迄今以影视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私募基金已有近30只,总规模数百亿,同样以入股公司为主流。
这些建筑在票房而非内容质量上的金融花招绑架了中国电影产业。一片蓬勃的背后,客观实情却泄了底。数据显示,2015年的影院上座率仅15%左右,而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其实就没有太显著的变化。在生产领域更是长期以来一直有相当一部分院线影片无法收回成本,在发行领域则始终有五成左右影片压根不能进入院线。这与票房的繁荣相去甚远。
而金融堡垒也并非牢不可破,一旦电影票房不够理想,或是传出作假传闻,之前信托化、证券化的金融手段就现了原形。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票房的衡量意义也大打折扣,不再是人们看片的指导因素。
操盘手的《叶问3》
《叶问3》就是“玩砸了”的典型例子。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票房早就质疑让《叶问3》背后的金融操盘手无处遁形。
不得不承认,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快鹿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神开股份、十方控股,一家影视投资公司:上海合禾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一家发行公司:大银幕(北京)发行控股有限公司,有消息称快鹿还间接与若干金融公司有联系:东虹桥小贷,当天财富、金鹿财行、上海东虹桥融资担保股份公司,P2P平台:趣豆理财、菜苗金融、东虹桥金融在线、当天金融、玖玖金服务、牛娃网等。
而这些公司以“左手倒右手”的方法在《叶问3》上大笔吸金。
2月24日,神开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出资4900万元认购上海规高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份额,设立《叶问3》电影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用于投资电影《叶问3》,通过未来票房收益分配获取投资利润。根据神开股份公告,无论《叶问3》票房多少,神开股份都可以获得8%的收益,如果超过10亿,收益则更是水涨船高;如果票房超过20亿,预计年化收益率将达18%。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神开股份涨停。
无独有偶,同属快鹿的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十方控股也发布公告拟向上海合禾影视收购《叶问3》的中国票房净收入55%的收益权,涉代价为1.1亿元人民币。就在这笔交易成交前后,施建祥又成为了释放控股董事局主席。按照1.1亿的价格保守估计,《叶问3》的票房保底价格约为10亿。
就这样,左手“合禾影视”将《叶问3》卖给了右手“神开”和“十方”。
除此之外,P2P和众筹也是《叶问3》的金融手段。从去年底开始,《叶问3》就登上了不少P2P众筹平台。去年10月就有5100位支持者在苏宁众筹集4050万元助力《叶问3》宣发,1000元就可以参与投资,这个项目创下苏宁众筹参与人数最多、众筹金额最高、筹集事件最短的影视项目。互联网金融平台“大管家”也挂上了《叶问3》众筹项目。
单看P2P,东虹桥金融在线、当天金融、趣豆理财、菜苗金融等或与快鹿有关的公司都推出了《叶问3》的相关金融产品,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快鹿利用电影为其资产注水。
“电影不但能为电影市场带来新亮点,也能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力。如果说资本市场是一个发电站,电影则像永动机和生产队,”上海快鹿集团董事局主席施建祥表示。
一位金融领域的相关人士透露,《叶问3》将票房收益化作理财产品的行为并没有逾越法律界限。而判断理财产品能否兑现,则需要评估资金链的安全系数和企业的相关资质。不过,当观众们知道一部电影有着这样复杂的背景时,还会心甘情愿地走进影院为资本的贪婪埋单吗?
拖垮上市公司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
金融操盘手毁了《叶问3》,《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则毁了一个上市公司。“电影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看似玩笑的话语却也给野心勃勃的金融投资者敲响警钟。
在投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之前,春秋鸿投资拍摄了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电影《长江7号》、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韩三平出任总制片人的“非浪漫爱情喜剧”电影《爱情36计》, 并于2010年上半年正式获得了独家拥有美国电影《暮光之城》系列影片中国大陆版权的权利。
然而情势急转直下,2013年,春秋鸿开始筹拍《杨贵妃》。或许是对范冰冰的明星效应信心太高,此前几乎没有直接拍过电视剧或电影的春秋鸿老板刘岩,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专门为此成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原定投资额1.25亿元,春秋鸿的子公司春秋恒泰投入约51%。最终这部电影花去的成本是2.35亿元。
但观众哪是那么好糊弄的,此片在豆瓣的评分仅为3.1,最后票房收入仅1.34亿元。到2015年8月31日,由于受《王朝的女人·杨贵妃》的差评及票房低迷影响,春秋鸿的股价由7月3日该片上映前的每股53元,跌至12.92元,公司市值也从9亿元下降至2.32亿元。最终,这部由范冰冰和黎明主演的电影为春秋鸿带来的票房分账与版权销售只有7000万元,春秋鸿陷入资不抵债,一年之内股价狂跌90%,成为新三板首个“ST”公司。
7月份拿到股票的做市商急红了眼,这才知道电影金融不是那么好玩儿的。
而有消息称为了拍摄电视剧《黎明决战》,春秋鸿控股股东、董事长刘岩于2015年8月4日开始,陆续将所持有的股份全部用于质押融资,目前由于股价持续下跌,面临爆仓风险。
电影金融化还需保证内容质量
电影难免摆脱自身的商品属性,但成为如此的资本游戏,难免让人忧心。尽管在好莱坞,行业外资金投资电影大约占电影总投资的50%,这些投资大部分都是以私募股权基金方式运作的,但在中国,内容生产尚未真正工业化,电影质量很难完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