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屌丝的风口在哪里
去年支付宝出了生活圈大家说风口来了,支付宝又推出了服务号,大家说风口来了,今日头条火了,大家说风口来了,QQ推出了QQ公众号、大家还说风口来了。
在支付宝刚刚推出这些社交功能的第二天,就有不少人自称:支付宝营销第一人、QQ公众3000个内测号10多万人在抢,不到一秒全部抢空,卢松松博客几乎全程跟踪报道了QQ公众号的过程,每篇文章点击率都过万。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在等下一个风口。
在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的2,3年里,各种大会上都在讲移动互联网多么多么牛逼,可真正搭上移动互联网这张船票的除了APP应用商店之外,就是微信了。
那些敢于转型的人一个个都有了几十万、数百万的粉丝 ,眼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接一个的起来了,晒名车名表,那个不眼红?
当你仅仅坐拥几万粉丝的时候,一大堆广告主排着队在你家门口抢着给你送钱,每天的排期很满,很多时候广告主都要排队,价格还非常贵,在这个时期,想不挣钱都难。
这是第一批屌丝逆袭的故事。
第二批人看到这第一批人天天晒名车名表的朋友圈,悟出了一个道理。朋友圈晒这些,能吸引大量崇拜者,甚至还能招来一群想和你干的人,移动互联网最终的方向还是电商,既然我没有粉丝,那就在微信上卖货好了,这就是一直火到现在的微商招代理模式。
而第三批人呢?不会积累粉丝,也不会卖货,船大又不好调头,那么我就利用现在业务和模式做送水工,于是各种微信三方工具、分销系统、数据工具都出来了,我们就是服务前两批人的,把你们赚的钱在分我一点点。
而第四批人呢,就像卢松松这样的,天天瞅着,天天说微信多么牛,但就是不动的人。眼看着,风口就这样过去了……
正如本文开头所讲,错过风口的这90%的人,还在等风来……
所以BTA这种大公司每出一个新社交工具,就开始喊:风口来了,我是第一人。
口号喊的没有问题,因为我是第一批看到这款工具潜力的人,可是错就错在,曲解了“风口”的含义。
从来都不是哪一款工具能决定”趋势“的,而都是”大势“决定了什么样的工具会火。
就这好比去年从微信里衍生出的“圈子”这个概念,去年的“付费圈子”是最火的一年,各种付费圈子,人脉圈、电商圈、创投圈出来一大堆,每个人都在找组织,找人脉,感觉有用不完的钱,而我所创办的松松兄弟会,几乎没做过什么推广,就有近200人加入了这个圈子,而且全部是别人主动的加入,并非我一厢情愿的推广。
这就是所谓“大势”,趋势来了,想不挣钱都难。
这种付费圈子到年底时,真正能剩下的几乎没有,因为大家发现,我花钱加入你的圈子后,成员的重合度很高。像我的圈子里,有些人不仅仅是参加了松松兄弟会,还有长青会、黑马会、大熊会、秦王会、优士圈(目前也仅能举出这些付费圈子了,其他的圈子倒闭的不少)。
这种付费圈子经过一年的燥热后,大家纷纷冷静下来,我花了那么多钱,加入那么多所谓的人脉圈子,见到的都是那几个人,最终身边好友还是那么几个,合作伙伴还是那几个。
这里不排除有不少人受益匪浅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人所加入的80%的圈子都是没用的。
回归正题,我们还继续将这个“趋势”。之前所有的风口,都是一环扣一环出现的。
之所以会提到“圈子”这个概念,是因为微信公众号的一个小功能,“粉丝分组”而火爆的,你付费了,我就把你拉到VIP组,微信推送文章的时,我先发给VIP会员看。没有付费的朋友,只能看一半内容,虽然很多软件都有这功能,但都没有微信这么大影响力。
随着微信的火爆,后面做微信付费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在加上各种文章的洗脑,大家也都接受了付费阅读的模式。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逻辑思维的付费阅读模式了。
但是运营者心里也清楚,几百块钱交给我,只给你看看文章,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粉丝们其实也很想见见这个帐号背后的那个大神。
那就搞搞线下聚会吧,但运营者发现,聚会搞那么一两次,成本也忒大了吧,把用户聚到一起,挨个通知,派个妹子接待,租个咖啡馆、买点茶点等等乱七八糟的。
一场聚会搞下来,除了人力和精力,少说也要好几千吧?我就收着几百块也太不划算了,干脆做一个付费圈子好了,多收点,反正你也是想多积累点人脉,我就搭建这个平台,收钱了,参不参加聚会那就是你的事。所以圈子也火了,但正如本文上面所讲,通过这两年的洗刷,有能力付费的也都疲乏了。
所以现在这个“付费圈子”的概念,即将更名,美其名曰:“社群”。
“圈子”也好“社群”也罢,又衍生出了一个热门事物,那就是“众筹”,加入了付费圈子,线下聚会,一起吃吃喝喝,参加了几次,大家发现聊的话题不多,反倒是客套话、吹牛逼的一大堆,人心也难聚到一块,到不如让这些有能力付费的人一起做一件事,比如众筹个咖啡馆、茶馆神马的,小一点点还有共同买个服务器,做个网站,搞个公众号。通过一件事情把各位土豪聚合到一块,总比在一起只吃吃喝喝的好。
这些都是去年比较流行的事件,当你把这些事件都罗列出来,挨个分析,你会发现这些东西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出现,它们是一环扣着一环。每一个新兴的词汇诞生,必然是上一个词汇的平庸。
微信广告费下调 ,并不是说微信要没落了,而是趋于理性化、合理化了;
都说微商是招代理忽悠,其实微商只是更正规化、品牌化了,基本没屌丝什么事了;
都说付费圈子没什么价值,其实这种圈子只对那20%的人,有非常大的帮助;
都说众筹是圈钱骗钱的,其实一大批天使投资人就是从这里出来的,你骂的这个人,可能就是你未来的投资人。
写在最后:
读完本文你是不是会觉得,你丫卢松松,标题写的是2016年的风口,可内容却是去年的东西,你个大忽悠。
我想说的是,趋势这个东西,不是睁着两眼看明天,而是通过过去的种种,推算出未来的风口。本文所讲的东西,都是一环扣一环衍生出来的,没有智能手机的普及,就不会有微信,没有微信就没有微商,也没有开发者平台。没有微信也没有付费阅读,没有付费阅读就不会有圈子,没有圈子,线下大会就不会那么火,就不会有即将到来的社群。
只有深入了解某一个领域的时候,你才可能发现未来的风口。屌丝逆袭的故事天天在上演,但机会只是留给那些20%做了好几年沉淀的人。
任何一个事物终究逃不出28定律,当80%的人在还看不懂的时候,才有那20%的人受益。就如本文一样,只有20%的人看得懂。
扩展阅读:雷军说:“把握战略点,把握时机,要远远超过战术。一头猪在风口,台风大,它就能飞起来。”雷军说过这句话 意思是在如今互联网营销的大潮中,想不挣钱都难。这就是“风口之猪”说法的由来,也是近几年互联网人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