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互联网精神接触即改变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李开复在极客创新大会上的言论,主要探讨了互联网精神对我们的影响,创新工场的投资逻辑,也谈到了自己看好的创业领域。本文来自创新工场(微信公众号:chuangxin2009)投稿。
张鹏:这六年来,您观察到我们谈的极客这个概念在中国有什么变化?
李开复:原来大家认为极客是做计算机出身的、编程人员、工程师型的、宅男型的,但是过去六年这个词在你们的努力下一定程度有很大的变化,我们投资的案子不见得是工程师,他们是一批相信科技的力量、相信应该更透明、相信年轻人的力量、相信自由的力量的人,这批人愿意冒险,相信未来会不一样,会更好。所以我觉得拥有这样一种理想的人都可以称为 “极客”,早上的就是个老极客,过去的老板没有变成大富豪,没有只会出风头和土豪,他那么热爱技术。中国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很欣慰,还有很多投资的领域不一定是工程师出身,有些传统行业的、服务业的都有极客精神,所以非常感动改变整个中国。
张鹏:当年我们谈互联网的时候好像互联网是个小的行业,极客是个小的人群,极客变成了个精神。
李开复:互联网当时是一种技术,我们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现在互联网也接触了整个社会,过去互联网只在做一些工具型的产品或者 APP,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互联网将介入每一个硬件、每一种服务,介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金融,所有领域都跟互联网连接在一起,有极客精神的人在经过互联网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
张鹏:开复老师,我现在想回到当年的时刻,当年微博的崛起是个大时代,几乎几个月时间里面发现整个社会的环境和大潮流就形成了。这个东西其实有的时候是创业者们必须要能识别的东西,当年在微博时代不管您个人还是创新工厂都准确的抓住这个潮流,什么东西让您看到这个潮流的诞生?是怎么产生这个过程?
李开复:在 09年、2010年 我们做过一篇演讲,对移动互联网的预测,这里我不多讲细节,今天大家看起来觉得可能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当时那些预测相当准确。为什么我们能够预测一些事情?预测未来没有很困难,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历史在不断重复自己,PC 时代发生的事情可以延伸到手机时代,这是 PC 时代的 123,我们认为它在手机时代也会 123,所以确实是这么发生的,所以历史确实会重复的。
第二个,比较确定的是美国是引领世界的,大家为中国创新自豪,在座有很多很棒的中国公司崛起,但是硅谷的创新精神是世界第一的,我们要多研究硅谷,所以创新工场作为第一个 VC,在美国有比较大的团队,是为了彻底了解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和他们最新想的还没有上媒体的突破式的想法。
第三个,我们要相信科技的力量,很多人说 “今天 BAT 垄断了,都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是我们看一下历史,不要只看过去 5 年,看 10年、20年 就会发现科技的力量比任何一个公司的垄断来得大。曾经有三大门户,今天有 BAT,但是新的科技会给极客们、创业者们带来更大的机会。抱着这种精神深入研究每个行业、每个技术,我相信预测未来并不是那么困难。
还有一点,今早上提到一句话是 “最好预测未来的方法是创造未来”,所以很棒的预言者是卷起袖子动手,经过自己的执行力来了解科技、产品和用户,这样比预言家更有价值和意义。
张鹏:您提到的趋势包括技术的力量,这次大会里大家谈论比较多的,而且感受到中国即将火热的很多技术的概念,比如 VR,包括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结合的机器人,像自动驾驶也算是现在很热的概念,因为新造车运动也跟这个相关。我想听听,从您的角度来看这些大家炒得很热的技术是不是我们创业者应该关注的方向?
李开复:我对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所谓的人工智能是非常的看好,认为引爆点已经来到,因为大数据已经形成,而且算法经过多年的累积和迭代已经相当的成熟。我认为 VR 长期来讲可以改变世界,而且很多年轻人已经活在虚拟世界里面,我们真实世界已经是一种补充,所以必然性应该是毫无疑问。但是对技术障碍在短期两三年内会不会有突破可能会碰到阻碍和挑战,但是长期非常看好。
张鹏: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还是?
李开复:机器人我也是长期非常看好,短期我看好的更多是工业型的应用。因为这个领域它的成本还有技术的细节、消费者的期望值和心态可能需要尝试突破迭代,可能工业的环境用它去做一个工业的制造或者仓库的搬运,像亚马逊那类的应用能够非常好的让产品迭代做得更好。让这些有钱的大公司们作为第一批,当这些技术被磨练够以后就可以进入家庭,所以我是长期看好。但长期是两年半还是五年,这不太确定,这个蛮难预测的。但是可能大家特别期待的家庭机器人帮你做菜、烧饭、扫地可能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因为消费者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
还有自动驾驶,我表达一个特殊的观点,我比较看好中国。不是说技术领先美国,毫无疑问美国是领先中国的,但是中国在快速的超赶,因为有这么多大数据、这么多工程师,技术领域中国在快速成长。但是有一个和科技无关的重点,就是美国有强大的法律律师维权系统,所以自动驾驶它可以救 10 万个人,但是可能有 1 万个人因为它丧生,我这个数字可能不是科学的,是大约的估测。对人类是好的事情,但是在这个体系里面救的 10 万个人不会来感谢你,但是丧生的 1 万个人会把你告到死、告到破产。
尤其像 Google 这样的公司,它有这么大的资产,它不能说服自己推自动驾驶,比如死 50 个人、70 个人,每一个法律诉讼都看到它银行帐户有这么多钱,它很难决定怎么突破这个法律问题。中国在这方面有不同的法律系统,可以看到整体来说这个对中国或者对世界是件好事情,是会救更多的人,远远超过它伤害的人。也许我们可以找个特别的方式来做突破。所以可能因为法律运行机制,美国在这方面执行力有所欠缺。我们非常希望看到这方面的技术。
对其他的技术,根据我多年累积的经验再分享两个事情,第一个事情是比尔·盖茨说:“我们对一些新的技术在 2年 太乐观,但是 5年 会太悲观”,比如说我们大家都讲物联网、IOT,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标准的问题也许 2年 无法突破。刚才我讲的例子,VR 也可能有这样的问题,但是长期会改变这个事情。第二个方面,创业一定有自然的方向走,不要去教育用户,我们可能都幻想作为 VR 或者 AR,或者幻想出一些非常奇奇怪怪的应用,但是每一个技术都有它自然天然的应用,不需要教育市场的,所以创业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那么痛苦,去做自然的事情,比如 VR 适合做什么?肯定是娱乐;比如机器学习适合做什么?肯定是广告、金融、保险、银行、券商嘛,这些一定是最容易去追随的;机器人,工业嘛,能够取代劳动力、工人、保安,大老板们买个机器人一年5 万块钱,值得不值得用它增加或者替代我已有的劳动力。所以每个领域里面,作为创业者我们都应该想它自然的对象是谁,不要拍脑袋或者理想得太大了。如果用这个心态来做的话是有希望的,比如今天获奖的那个是家用机器人,它也是,但是切入非常强烈的需求,是对老人的关怀和老人远程视频的应用,还有对孩子的关怀,照顾你 BABY 的需求。所以你要有个强的刚需,这么走的话就会非常顺,不需要教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