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的前世今生:如何一步步走进死胡同?
深陷公司内乱、收购传闻,销声匿迹许久的豌豆荚凭借《豌豆荚报复性回击百度屏蔽:拒绝提供下载》一文突然登上头条。
此事缘起百度手机助手1月停止提供下载豌豆荚,但有微博网友早在2月份便晒出豌豆荚屏蔽百度系数十款APP的公开信截图,并非最近发生的事情。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豌豆荚的相关报道中,赫然出现了“但此事件反而助推豌豆荚做了一场漂亮的品牌宣传,促使下载量一路飙升。”的描述,更大赞豌豆荚的“公关手段高明”。
究竟这是不是豌豆荚公关团队的拙劣炒作,笔者不得而知。纵观豌豆荚的前世今生,从风光一时到如今求卖身都乏人问津,不得不追问,豌豆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内忧——人人持股画大饼
员工内乱?被并购?高管离职?期权纠纷?……去年年底,向来以小清新情怀派动人的豌豆荚屡次以负面新闻登上头条,而后豌豆荚的回应也颇为无力,只得以“核心管理团队没有人离职,社保问题确实是由于公司操作疏忽,现在已补交”这样的回应仓促收场。
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豌豆荚的这场内乱由来已久,远非漏交社保如此简单,其中一个隐患莫过于“豌豆荚公司内部是人人持股,且设立的期权池较大”。根据豌豆荚以往的招聘信息来看,豌豆荚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包括新员工都会有期权激励。然而目前实行人人持股的公司在国内并不多见,且一般集中于创业公司早期阶段,实际操作中,这类公司往往存在期权设计操作性较差的问题,很多时候经常是口头承诺的奖励,具有很多不确定的条件。从相关人士透露的情况看,豌豆荚内部矛盾正是集中于高管离职需要行权时所涉及的股权继续持有问题。看来人人持股这把双刃剑,必将在荚内激荡起长久的暗流。
而更为尴尬的是,尽管创始人王俊煜曾信誓旦旦表示豌豆荚将保持独立,却又屡屡现身辟谣“豌豆荚未被腾讯收购”、“豌豆荚未被联想神奇工场收购”……与此同时,坊间一直有豌豆荚渴望被收购传闻。
外患:前有虎豹后有豺狼
内忧之际,应用分发市场的大环境也越来越残酷。
一方面,以百度、腾讯以及360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移动分发平台继续保持“猛虎”姿态高歌猛进,迅速占领了市场超过八成份额,奠定了以百度为首的“一超两强”国内安卓手机应用商店格局。据Analysys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全渠道应用分发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2季度》显示,百度系市场份额达42.2%,连续8个季度位列国内应用分发平台第一。
在牢牢把控流量入口端优势之外,应用市场也在不断砸重金打造品牌差异化。百度手机助手去年提出打响“人气”品牌,今年更通过“春季校园行”、“周六九点档”、“人气校花玩什么”等活动持续落地“最具人气应用商店”形象。腾讯应用宝不惜重金请来了小鲜肉吴亦凡和陈伟霆代言,推出了“玩美女主”校园选拔赛,噱头十足。如今,这场旷日持久的品牌战还在继续,品牌的竞争壁垒正在日益高筑。
此外,以手机(比如小米、OPPO、联想等)自带的应用商店这枝后起之秀也开始蚕食剩下的市场。对于购买新手机的小白用户来说,他们往往不会耗费精力发掘豌豆荚这样的小众应用市场。
前方是手握流量与品牌优势的猛虎角斗场,后面是具有渠道优势的手机厂商应用商店饿狼相向,缺少品牌、渠道优势的豌豆荚形势愈发不容乐观
探索:转型走进死胡同
内忧外患之下的豌豆荚并没有坐以待毙,困境之下提出转型做“移动内容搜索”,希望使用内容分发的优势打破信息孤岛的僵局。豌豆荚日前发布的“豌豆荚一览”,希望作为内容聚合平台提升APP的分发量。
但笔者对此并不看好。首先,在应用商店里做内容搜索是符合用户习惯的吗?且不说“百度一下”早已成为网民的搜索习惯,谁又会为了看一集美剧听一首歌特意打开豌豆荚呢?说白了,这项搜索功能本质上是在违背用户习惯。
此外,在移动搜索上,豌豆荚不但自身技术不够成熟,还要从早已深耕多时的百度嘴里虎口夺食,其难度可想而知。不得不说,豌豆荚逻辑牵强的产品转型,企图成为移动互联网内容搜索入口之举已颇为艰难。
现状:绯闻不断难掩尴尬
此前,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曾面批王俊煜:“像你们这些书生,在中国做互联网是不行的。你们做的事太阳春白雪了,是打不了仗,生存不下去的”。或许受此启发,如今的豌豆荚终于学会了制造话题谋取关注。
图中所示是近一年来豌豆荚的舆情监测,几次高峰分别是员工内乱、撕逼百度(其实算不上撕逼,因为百度根本没有回应)、被联想收购,而对于其产品和公司战略的报道却极为罕见。
只是,周鸿祎的大炮尚能让业界哗然,豌豆荚却只剩下豆荚剥开后那一声若有若无的声响。成也情怀败也情怀,当豌豆荚一次又一次上演苦情大戏,唱着独角戏的骂战,是否考虑过那些被绑架的用户作何感想?输了天下不可怕,最怕的是输了人心。
更多精彩的互联网评论请关注微信:yrys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