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张一鸣:我当然想做龙头
“你是哪种老板,想做龙头还是想分一杯羹?”
“我当然想做龙头啊!规模越大就有越多的资源来提高技术。”
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提问时,张一鸣简单直白。
“今日头条”——一个聚合了5.1亿单日文章阅读量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从29岁开始,CEO张一鸣只花了三年时间,就让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手机网民下载这款手机应用,累计激活用户数已经达到3亿。
但显然,他不满足于眼前的这个“信息分发平台”,开始把目光转向内容。他看到“创作的生态有很大变化,很多独立的、更小的媒体出来”,他们需要支持。
现在的今日头条上有30000多个自媒体头条号,创作的作品占今日头条文章总数的30%以上。今日头条为创作者提供创作的工具和平台,就连没有匹配广告的自媒体头条号也给他们广告分成。
有同事反驳他“明显和商业利益不对等”。而张一鸣的目的只有一个——繁荣整个内容生态。
当然,他取了经。从他欣赏的特斯拉的老板伊隆·马斯克身上,他揣摩到了“龙头范儿”——领跑全球电动汽车技术的特斯拉公司开放所有专利技术,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张一鸣看到领跑者需要有一些额外的付出,领先到一定程度就要为行业的基础做投入。
“用更大的视野”看问题,解决自媒体创作者的报酬,他认为是“行业面临的问题集中到了你身上,行业的问题不解决,你也没有出路”。
码农谈内容,逻辑战胜一切
在移动互联网的内容生态链中,张一鸣给今日头条选择的角色是“分发平台、创作工具提供者,协助变现,也是商业化合作者”。“生态”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张一鸣在分发平台基础上叠加创作平台和孵化的功能,试图带领今日头条成为移动互联网内容生态系统的“龙头”。
回到原点,码农张一鸣希望做一个“全网”、“全内容”的搜索平台。作为“重度信息需求者”,他注意到“信息很多很杂乱,搜关键词很慢,最好系统给你直接推出来”,所以他要解决分发的问题,这也是今日头条最基础的定位——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
做好个性化推荐后,张一鸣关注到这样一群人——没技术、没运营、没销售、没市场,有创作能力。“这个时候我们要完成更多的功能,让自媒体创 作者在生态系统中活得更好。”头条号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工具,满足他们的创作需求。分发和技术的门槛解决之后,再用孵化解决内容创作上“青黄不接”的问题。
平台搭建好还不够,作为网络内容环境中的一员,张一鸣意识到“生态关系”的重要性。他要想办法让今日头条和内容生产者和谐共存,利益分配是关键。
和今日头条的平台有关联的,他秉承“谁对用户贡献大,就给谁分配得多”。
自媒体头条号是张一鸣为自媒体创作者提供的创作工具和平台,并且给他们的文章广告分成,目前,这些自媒体账号单月分成超过300万元。 “300万这个数字绝对不高,因为我们的起步晚,起点也比较低,我并不想说这个数字有多么好,但是这幅图中非常明显的是增速。”张一鸣说。
而传统媒体的情况更为复杂,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广告收入受到重创,在内容生态链中的位置也被迫下移。即使按照今日头条的分配规则,让传统媒体在广告分成中“拿大头”, 张一鸣仍认为广告和补贴都不足以解决传统媒体的负担。
他在酝酿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分享用户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对于生产优质内容传统媒体考虑付费的深度阅读。
而面对有些功能类似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加入竞争,张一鸣打了个比方:“跑步时不要旁顾左右,只往前看,跑在前面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供应有 限,你先到一个休息站可以把最好的饮料喝了。”开始是“Winner takes more”,意味着领跑者刚开始会有更多的优势,然后就是 “Winner takes all”,意味着领先到一定程度就会有绝对的优势。
今日头条长势如此迅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张一鸣逻辑清晰的大脑,这也正是让投资人王琼印象深刻的一点。他惯用的表达方式是“第一、第二、第三”,还经常在说第三条的时候顺便回顾一下前两条,以确保自己表达的完整和严谨。他乐于打比方、举例子,确保对方彻底听懂。
技术控做产品,人和机器都要深度学习
9月21日上午十点半,张一鸣和一车热腾腾的早餐包子一起出现在今日头条的两扇小玻璃门前。员工们各自选走自己喜欢的馅儿,他直接走进办公室接受《中国青年报》的专访,他的时间很紧。
和他时间一样紧张的是办公场地。从2012年公司创立之初的十几个人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一千多人,今日头条已经租下了附近所有闲置的写 字楼房间。他们的员工分散在七八个区域工作,每两个相邻的座位间隔不到半米。要不是CEO张一鸣的办公室小到站五个人就会转不开身,很难相信这还是一个创 业公司。
打造一个技术驱动的产品,张一鸣非常看重机器深度学习,他追求“让机器更懂你”。
他相信通过机器深度学习,今日头条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在100万个内容面前,机器选择的100篇和你自己挑选出来的结果一样”。
但刚开始“困难很大”,张一鸣的创业伙伴也是他的大学室友梁汝波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的初创团队都是搜索技术背景的人,没有人懂得个性化推荐该怎么做,张一鸣只能“自己找书学习”,研发出今日头条个性化推荐的第一版代码。
目前,张一鸣也只给今日头条个性化推荐的算法打40分。半年以前,他只打30分。这10分的进步重点在于,他引以为傲的算法现在可以支持比以往规模更大、更精细的特征组合,比如现在机器可以根据休息日和非休息日的需求,区别推荐不同的内容。
他同样看重自己的学习能力,他爱好“发呆”,但不是放空,而是安静地飞速思考。他喜欢深度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绝不能容忍只是接收信息,他要做到整合、理解和应用。
2014年,发生在今日头条和媒体之间的版权风波是公司创立以来最棘手的问题,当时,今日头条是否侵权的问题被媒体推向舆论顶峰。据梁汝波回忆,当时的张一鸣也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他只是“迅速召集全公司能帮的上忙的人开会,商量谁可以做些什么”。
纷争之后,张一鸣开始深度学习。他去查找版权的起源、利弊,以及现在的法律如何规定。甚至,他还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了版权的身影——计算机领域的开放源代码运动。
之后,张一鸣意识到处理和协调关系的重要性,思考建设好的内容生态,需要争取更多的合作方。
他说服自己更有耐心去接纳不同声音,他开始更多地考虑整个内容生态、考虑合作伙伴,更多的向公众说明想法。
理科生讲情怀,理性地掏心掏肺
在不久前的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张一鸣第一次面对1000多人演讲。为了激励内容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自媒体创作者,同事们让张一鸣讲讲情怀。
遵循着一个程序员严谨的思维方式,他认认真真地查了字典,中文是“情绪感受”,英文是feelings, 意为“感觉”。
站在追光灯下,提起“情怀”,张一鸣说:“我查了一下情怀的英文解释,Feelings,这还比较好理解。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内容产业变革的时代,我的Feelings:忧虑和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