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光明正大地从“胖子”口袋拿钱?
冬天是养膘的季节,多吃少动的日子正在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减肥乏力,相当苦恼。其实,季节更多的是一种借口,近些年来,国人肥胖率逐年递增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据了解,中国目前BMI【BMI=体重(kg)/身高2(m)】超过28的肥胖人群已经突破1亿的关卡,超重人群总数超过人口的40%,成为紧追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肥胖国度,而且年轻人群成为肥胖大军的主力部队。
大多数人虽然一边自责懊悔,一边继续过着关不上嘴、迈不开腿的“腐败”生活,但他们对减肥的需求和热情从未淡化,甚至在不断攀升。这也就促使了减肥业的飞速发展。而传统的减肥方式弊病过多:效果差、安全性低、过程枯燥、小门小店为主等问题难以规避,用户参与度低,商业模式单一。这时候,减肥APP开始“侵入”大家的手机,试图以一种更“洋气”、与时俱进的方式(互联网+)来改变大家的减肥消费观念,聚拢并解决大众的减肥需求。
这些年来,互联网+波及到的减肥产业,动作频繁,已经小有规模。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7月,中国移动健康细分领域中,减肥健身类APP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500万。而且,在资本方面,减肥APP的魅力也在不断增加。如下图所示,从2013到2014年,中国移动减肥产品的融资数量出现了高速增长,资本重视程度一下子提升;而到了2015年,资本的热度有增无减。例如“爱瘦”、“肉肉”相继获得了数百万天使投资;Keep冲到3轮融资等等。
(图片来自易观智库)
不过,虽然国内的减肥APP数量很多,但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产品,整个行业正处于小角色们各自探索、互相模仿的混乱阶段。尤其是在商业化的探索方面。像燃健身,莫比健身,超级减肥王、减肥瘦身等市场上一大片的同类产品,都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鲜明的产品特色,商业化程度不高,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减肥APP们的商业探索步履维艰
对减肥类移动产品来说,对商业化的需求直接、明显,商业模式应该较为清晰。但是,中国减肥APP的商业现状却是相反的:尽管有清晰的商业空间,但中国移动减肥市场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市场认可度低,用户消费习惯很难培养,商业变现步履维艰。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现有的价值用户稀缺,用户对APP减肥模式的接受度低,商业化实现没有过硬的基础。
商业的核心是人,任何商业变现实现的基础是有足够多、黏性强的用户群体,且这些用户都应该是价值用户,即需求旺盛、对商业对接接受度高的用户。但是当下移动减肥市场并未出现体量大的产品,都是正在增长的阶段,用户不够稳定,与商业化定位契合的用户少。据相关数据统计(如下图所示),中国移动减肥用户职业分布特点不突出,中低收入人群比例较高。这就使商业投放无法精准定位,而且用户消费能力也不是太高,商业变现偏弱。
(图片来自易观智库)
因此,没有有价值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产品体量,减肥APP的商业变现就显得缓慢和吃力,需要一定的积累才能达到。而目前国内产品普遍缺乏这些条件,还需要在竞争中打磨。
二是现有的商业模式各有漏洞。
目前,国内减肥APP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种:O2O模式、电商模式、自营课程/会员模式及广告模式。
广告模式盈利能力比较弱,需要一定的用户流量和精准的数据算法技术。
电商模式和O2O模式是最为直接的商业变现方式。二者都是属于大行业的细分领域,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们必须要面对来自电商巨头和O2O大平台的竞争压力,缺少明显的差异化和竞争优势。
而且,电商模式还面临着减肥药物的安全和监管问题,以及达到一般电商平台需要的物流、售后等条件。而现在一些减肥APP的电商版块管理混乱,安全性差,居然还掺杂着很多普通服装和饰品,没有明显的辨识度。而O2O模式本身的盈利不高,多为与线下健身机构合作,这就需要强大的资源和合理的优惠幅度。
电商模式和O2O模式,除了供需双方,还需要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的参与密度,才能保持用户活跃度,体现产品价值。任何一方达不到足够的参与度,均无法形成有效稳定的发展,参与用户均会流失。
自营课程/会员模式目前来说是最能获取用户信任度的模式,企业自己出售减肥课程,连接线下班,是实打实的存在,和传统模式跨度不大,用户容易接受。但是这种模式就需要强大的资源和实力,一般适合大型的减肥或健身机构自己推出移动端。主要的收益依旧是来自线下课程。
三是产品本身无法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用户是不会花钱在没用的产品和服务上。
对肥胖人群来说,最直接、真实的需求就是减肥成功。对减肥产品来说,帮助用户减肥成功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据了解,国外移动减肥APP重个性化产品设计,轻信息化内容整合。而国内产品则多集中在对减肥知识的普及上,较少涉及娱乐功能方面。减肥方法集中在食疗,而减肥工具方面多以记录和热量查询为主。
(图片来自易观智库)
现在的网络上免费的减肥知识、案例、指导满天飞,但真正能被用起来的却不多。而且主打资讯类的产品商业变现不易,相当于绕了一个远路,其实根本无法满足用户的减肥需求,很难达到用户期望效果,用户自然也就不会花钱做没必要的消费。
而且,有调查显示,有44.0%正在减肥的消费者认为目前的减肥产品的效果是一般的;22.0%的人认为比较明显;20.0%的人认为没有。
所以,用户最在乎的莫过于产品效果,即使是APP这种新颖的产品形式也是一样。要让用户掏钱消费,先要提高APP的实用价值,然后才能引导用户进行产品的可持续使用并产生价值消费。
几点建议
前面的分析其实已经提到了几点不足和改进方向,这里再简单提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引导用户消费。不然用户会只拿app做体重记录而不是按它的方案,这样工具性抢了风头,实现商业变现困难。
其次,利用社交传播将产品推广出去。可以借助大的社交平台,实现打卡功能或者内容成果分享。增强产品品牌影响,为商业化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