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整治常态化利国利民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日前,已圆满收官。考虑到相关治理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国家网信办作出决定,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随之进入整治常态化工作开展,建立并实施九项长效机制,确保“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以不断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工作成果,不断扎实推进网络空间清朗。
国家网信办的这一决定,符合国情民意,有利于提升互联网发展品质。据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进入了快速道,而且越来越快。报告称,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另据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不仅没有减量减速,而且还在上升。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以来发布的第35次、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均以翔实的具体数据披露了全国互联网发展的进展情况,无论是使用座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规模,还是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或是互联网普及率,或是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都呈现出上升的强劲趋势,而且增量增幅增速都很大。事实已经充分表明,我国已经登上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互联网大国顶峰,互联网大国的潜力还很大。随着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互联网发展将会在全国城乡再一次普及。
互联网如此大发展,无疑是中国人民高兴的一件大事。如何办好这件大事,使之长治久安,永享晴朗,则是我们面临的大课题,亟待破解。比如:维护好网民合法权益,维护好网络传播秩序,维护好网络安全,让互联网释放出更多更大的舆论与服务正能量,就是我们目前需要切实解决好的具体问题。我们知道,近年来,各地有关部门依法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网上舆论生态环境出现好转,网络空间日渐清朗。尽管如此,但还不能放松努力。
由于受到国内外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一些长期滋扰网络有序运行的痼疾顽症尚未根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等网上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屡打不绝,严重地污染了互联网空间,侵害了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毒害了人民群众。为了依法依规严肃整饬网络运行秩序,晴朗互联网空间,今年1月份,由国家网信办牵实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启动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任务目标可谓清晰,内容重点可谓突出,手段办法可谓强硬。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放过合法网站的乱象丛生,二是不放过非法网站的招摇撞骗,三是不放过非法网络公关的蔓延成风,四是不放过互联网主管机关个别干部的监守自盗。这四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已经完成,而且成果不菲。比如:共关闭“中国新闻热线网”、“中国资讯信息港”等“国”字头违法违规网站近300家,关闭违法违规社交网络账号超115万个,清理删除相关违法和不良信息900余万条。
作为互联网大国,中国高悬利剑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促进了互联网全面、健康、文明、安全发展,网民们无不拍手称快。不过,前一个阶段打响打赢“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之战,不等于“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寿终就寝,更不意味着“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从此绝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劣根性、顽固性、反复性不会消失,网络空间还会有“雾霾”、“垃圾”、“蠢货”的出现。
因此,我们依然需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原则,坚持清除病灶、纯洁队伍、提高素质、承担重任的持续落地,坚持决不护犊、决不护短、决不心慈手软的高压态势。而建立包括常态化工作体系、常态化投诉举报机制、受害企业保护机制等在内的九项长效机制,则是根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猛药重拳,无疑有助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可谓利国利民之举。
作者:薛宝生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