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利润不足1.25‰ 米企无暇电商化
电商的兴起,已经成为传统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渠道变革。大米生产和加工企业也在顺势而为。但相较于其他行业,大米因为单价低、物流成本高,似乎在新渠道上的前进步伐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目前金龙鱼大米线上销售的占比预计只有5%。”益海嘉里副董事长穆彦魁日前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国优质稻米发展研讨会上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而在调查中南都记者也发现,虽然高端米销售稳中有升,小包装渐成趋势,但大米高端产品走电商渠道尤其不容易。
相比起新渠道方面的布局,米企现阶段似乎更关注的是利润的提升。据相关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大米入统企业8500多个,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亿元,但利润不足5亿元,也就是1.25‰。
多因素限制大米电商发展
“目前金龙鱼大米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并且也开设了旗舰店。消费者可以在旗舰店里下单,但要靠别人配送。”穆彦魁表示,在电商渠道,益海嘉里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我们现在的角色就只是个产品供应商。”益海嘉里米面项目部总监庾江洪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电商渠道建设上,更多是依靠第三方平台。
不只是金龙鱼,市面上常见的品牌如福临门、北大荒、五常大米等,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但整体销量有限。南都记者在天猫金龙鱼旗舰店中进行对比后发现,食用油的月销量远超大米。如1.8升的金龙鲜葵花籽油,月销超万笔。1.8升的一级大豆油,月销上千笔,5升的大只装,月销也是600多笔。而仅有的三款大米,最高的月销500多笔,少的只有17笔。
“大米电商确实起步较晚,同时其商品特性对线上销售多少也有一些限制。”庾江洪表示,电商渠道有两大类商品是最畅销的:一是化妆品,二是电子产品。原因是他们的价格高,而物流成本低。但大米却正好相反,价格低,重量大,物流成本高。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大米”这个关键词,弹出来的商品信息,单价多是几十元,有的购买金额达到三十几元就给包邮。而一袋大米,多是5斤、10斤,甚至20斤重。
“目前大米销售的重心还在线下,毕竟买粮油都是一些家庭主妇,她们更喜欢到超市去买,上网的是80后、90后,相对不是主要购买者。”穆彦魁表示,金龙鱼大米线上销售的占比,估计只有5%。
小包装中高端米网上最好卖
既然“价格低、重量大”是限制大米电商发展的一大因素,那么将“高端产品”和“小包装”这两个点结合起来,是否可以突破现在的局面呢?
“小包装化肯定是趋势。”这不仅是营销策略,穆彦魁表示,更多的是消费者出于食品安全以及口味提升的要求。“国产的大米越新鲜越好,它不像泰国米,有个后熟期。小包装可以满足口感的需求。”他表示,销量上,小包装米整体在上升。“买的人越来越多,小包装的大米销售增幅不会低过10%,金龙鱼的还会超过这个水平。”
另外,高端大米的销售也稳中有升。广州市场上近期有一项调查显示,有包装的高端米在广州部分超市的销售额从今年1月以来同比翻倍增长。广州一家高端超市负责人介绍,目前中高端米基本上是以小包装为主,以其超市为例,5斤装以下的小包装米今年以来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
但小包装高端米真的能成为电商突破口吗?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广州“一衣口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大米销售方面的负责人宁晶莹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米的销售可能更重体验,在推广阶段更适合线下操作。据她介绍,他们的大米贵的要16元一斤,便宜的要3-4元钱。“我们的选择是,在高档小区建直营实体店。”用这种方法,他们的大米已经打入广州多个社区。
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端米不能走线上渠道。“消费者在线下购买、品尝过高端品牌的大米,对这个品牌有一定熟悉度后,会转到网上购买。”庾江洪表示。另外,南都记者还发现,相较于高端,中高端大米在网上反而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记者在网上查询了一下,重量适宜、价格不是高得离谱的大米销量还是可观的。记者选择最高级别的“特级大米”进行搜索,看到规格在5公斤,价位在70多元,也就是说每斤7元左右的是最好卖的,个别商家月销量可以上万笔。
米企向“深加工”要利润
这几年,中国大米的产销量一直在上升。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米产量达1304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而据穆彦魁介绍,该公司的大米今年增幅在15%左右。另有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高端大米市场规模约为122.5亿元,预计2015年,中国高端大米市场规模将超过170亿,两年内增幅近39%。
虽然大米、甚至是高档米销售一直稳中有升,但实际上大米加工业的利润并不高。去年全国大米入统企业8500多个,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亿元,但利润不足5亿元。早在2005年益海嘉里就开始进行大米全产业链建设,累计投资已超过20个亿,但直到去年才开始盈亏平衡。据北大荒2014年财报披露,北大荒米业的资产重组让该公司亏损额大幅度下降,北大荒米业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845万元,同比减亏3.34亿元。
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会长姚惠源也参加中国优质稻米发展研讨会。他指出,目前我国稻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深度开发利用,副产品附加值低,是导致整个稻米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稻米副产品达4500万吨,其中稻壳3000万吨、米糠1000万吨、碎米和抛光粉500万吨,但米糠的深加工综合利用只占10%。”
因此对米企来说,相较电商布局,他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产业链创新技术上。据穆彦魁透露,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的整个项目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大米美味与安全技术的研究与优化。“大米属于初级农产品,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很大程度上在于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发展稻壳发电、米糠榨油、稻壳灰、米蛋白提取、米硒粉制取等技术。“据测算,如果全国的稻壳用作燃料,可替代2000余万吨煤,不但可生产200亿度电,而且减少了燃煤发电带来的30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如果全国的1 .93亿吨水稻加工产生的米糠用来榨油,可产220多万吨米糠油,等于增加了1.1亿亩大豆的种植面积。”
据他透露,益海嘉里已经开始做稻米油。“目前虽然产能还有限,但可以肯定,以后副产品的贡献不会输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