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贴吧论坛:故事是好的,但你讲晚了十年
9月8日,2015百度世界大会贴吧论坛以“欢迎加入贴吧粉丝时代”为主题举行。在论坛上,百度贴吧带领与会嘉宾进入了全民皆为粉丝、全民皆可被粉的时代,分享了自身在粉丝文化、粉丝经济方面的理解和优势。百度总裁张亚勤、百度副总裁王湛等出席并致辞,百度副总裁、贴吧事业部总经理陆复斌在论坛上发布了“全网粉丝势力报告”,贴吧传媒娱乐、游戏、文学的三位业务负责人分享了垂直领域精细运营的心得和最新动向。
整场发布会中,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粉丝”。整个大会的故事围绕着粉丝经济,粉丝力量,粉丝消费,粉丝活动等几个经典的故事,间或点缀一些百度贴吧中的典型案例:“鹿晗吧”的吧友在众筹“星粉环游”活动的时候,仅用了两个小时便盖了100万楼。“李毅吧”除了是“屌丝”“高富帅”在内的一系列热词的产生地,近期还从事了对孤儿和白血病儿童的捐助活动。整场贴吧论坛的气氛应该说还是比较热烈的。
粉丝活动,高频社交,产生一系列的优质内容和商业机会,虽然逻辑已经被很多人重复了很多遍,但故事的主角——百度贴吧有这样的底气:倚靠中文互联网最大搜索引擎,拥有十几年的积累,数以亿计的粉丝,高密度和黏度的接触习惯,并且又有关键词分类的精准优势,确实给了商业介入极高的遐想空间。
因此对这个既新又老的故事,百度显得信心满满。百度副总裁、贴吧事业部总经理陆复斌在发言中讲到,“贴吧作为互联网粉丝文化的发源地,见证了粉丝文化的一路发展,同时粉丝、粉丝文化也推动了贴吧的持续繁荣。贴吧对粉丝的定义不仅仅是追星的人,而是互联网上任何一个兴趣、事物、话题的参与者。”
然而,除了贴吧之外,陆总另外一句话却也让我感到有些吃惊。“百度贴吧12年来,形态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如果我没记错,这句话是一种有点骄傲的口气说出来的。
或许陆总希望表达的是:百度贴吧作为一款产品的设计非常经典,粉丝非常忠实。但我疑问的是,百度贴吧的这些特征,难道是一群海归博士们在今天突然发现的吗?从2005年的超女时代开始,刚刚出道的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就已经利用贴吧平台进行粉丝互动和宣传了,在此之后,08年的李毅大帝的恶搞和东方神起爆吧,09年的贾君鹏事件,11年的“屌丝”文化的出现,这些事件百度都去哪里了呢?这从某个角度说也证明了:本次论坛中的所有内容,在3年前,拿到5年前、7年前、甚至10年前,95% 的内容基本上不用改动。甚至如果百度真的这样做了,那么这个故事或许会更好一点。现在再这样做,无论是对产品还是对社区来说,恐怕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我丝毫不怀疑百度贴吧为中文网络做出的贡献,作为“常青树”,百度贴吧上抵古老的BBS时代,下抵移动媒体时代,在此之间它曾经创下过无数神话:它曾经见证过上古的超女时代,魔兽世界吧的“贾君鹏”曾经红极一时,李毅吧的“屌丝”“高富帅”等一系列的词汇甚至改变了中国人对于阶层的描述习惯。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发力,百度贴吧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微博和微信的现象级产品。但问题是,在这段黄金年代里,百度官方是否有对于贴吧相应的重视程度、明确的发展战略?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一个数字可以用来说服这一点,在百度新闻里搜索“百度贴吧”,仅仅有6页新闻,而对于已经没有多少人关注的“百度音乐”,有38页。
11年以微博开始,中国社交媒体遭遇了一次爆发。这同样也是重心由PC端向移动端的变革,变革的结果是,微博、微信乃至一系列的新兴更分众,用户体验更好,内容质量更高的社区的崛起。跟这些新兴“小鲜肉”相比而贴吧在其中,虽然有流量的优势,但是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疲态。
这是当晚PPT里百度贴吧的TOP20贴吧。
我们来看看前几名的百度指数。(这也是大多数PC端网民进入的主要入口)
李毅吧
扒皮吧
魔兽世界吧
美女吧
可以发现,从搜索量看,几个大吧的搜索量(这曾经是主要的入口)实际上在12年-13年达到顶峰以后,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甚至“崩溃”式的下滑。百度贴吧APP和手机端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贴吧不同于微博,发布长篇回复和主贴都必须要用到PC端。出现如此大的落差,显然不是完全一个APP就能解释的了的。
至于百度津津乐道的粉丝经济,人们或许会成为某个人或事物的粉丝,但并不是只有贴吧一种选择。鹿晗贴吧在2小时内凑够了100万楼,然而鹿晗在新浪微博中曾获得过1314万个回复。如果人物不是炙手可热的鹿晗,而是某些游戏或广告投放,是否能够复制类似的成功?这个问题显然是百度应该考虑的。
在激烈的竞争之下,百度贴吧论坛谈论粉丝经济和商业化前景的时候,或许也应该做些更重要的事:提高现有移动端产品的使用体验,引导贴吧中的内容质量,以及如何平衡兴趣社区与商业利益。但目前在贴吧论坛上还是百度官方的表态,似乎过于沉迷于巨量用户带来的商业化前景,尚未为这些问题做出明朗的回复。
李彦宏在去年说,“贴吧最好的时代还没有来临,我保证大家会更加喜欢未来的贴吧。”我们希望这是真的。客观的说,百度贴吧相对于同等用户量级的社交产品,其价值确实被大大低估。其兴趣互动平台、亚文化的风向标,乃至互粉与被粉的概念等等,都曾经领先过它的对手。而就许多热词而言,也突出了贴吧的内容生产能力。问题是,这样的故事十年前,至迟三四年前就应该讲出来,如果那时贴吧就能够给予足够重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突然想起来“我还有这个产品在呢”——它完全有潜力可以扼杀许多创业的独角兽们,毕竟,百度的资源曾经是中文世界的王者,拥有无可比拟的流量入口和用户优势。不能说现在已经完全无力回天,但指望这样一个老产品能焕发第二春,无异于郭德纲相声里面那张拿着“粉碎四人帮”的北京晚报如获至宝,到处叫卖的师傅。故事是好的,只是你讲晚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