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配苏宁:嘴上不说的那点苦
【导读】阿里巴巴与苏宁这对出人意外的土豪式抱团,到底是“金婚”还是“闪离”?且拭目以待。当然,从目前资本市场反馈来看,如果只是联手“炒股票”,那么必须承认,至少苏宁的目的达到了。
互联网是一个神奇的行业,越不可能的事情,反而越有可能在一两年时间,就实实在在地发生。
最新应验这一规律的,自然是8月10日电商老大阿里巴巴和电商老三苏宁的“喜结连理”。
它们勇敢地“在一起”,并且通过相互持股表达情真意切。阿里巴巴将以约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云商,占比19.99%,成为第二大股东;苏宁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票,约占阿里巴巴发行后总股本的1.09%。
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但背后情况,真是他们发布会上说的那么个情况?
跟京东无关?
阿里巴巴与苏宁,一个是电商老大,一个是传统零售巨头,一个是线上霸主,一个雄踞线下。此前,因为共同的零售领域和业态的差异,两家公司“积怨颇深”。
今年1月份阿里巴巴与工商总局因“假货问题”斗得天昏地暗时,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电商平台问责制”、“系统屏蔽假冒伪劣”尖锐的提案,两年前的两会上,张近东也曾提出“电商纳税”。
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针对的就是电商老大阿里巴巴。
半年之后,两个“冤家”竟然“不计前嫌”,283亿和140亿,一买泯恩仇,这中间是什么力量让它们在一起?
昨天在发布会现场,按照双方的场面话,合作的目的不外乎紧跟“互联网+”大潮、线上线下结合、资源优势互补等等,总之,跟行业竞争没半毛钱关系。
果真如此?马云多次强调,合作不是为了竞争,但情至深处,还是“失言”道出“天机”——阿里和苏宁与其各自都辛苦地活着,何不线上线下强强联手形成电商巨无霸,让别人活得更有压力。
马云口中这个“别人”,除了两家企业当前共同的敌人——目前在电商市场排名第二的京东,还能有谁?
苏宁活着有多辛苦,不用多解释,主要看阿里。虽然目前阿里巴巴市值约2000亿美元,京东只有400多亿美元,但2015年全年京东的GMV(年成交总额)可能超过4500亿元,而天猫大约在5000亿—6000亿元。而照着现在的增速走下去,京东2016年很有可能超过天猫的交易量。
这对阿里巴巴而言,已经不只是压力,而是到了威胁的层面。
在竞争更为激烈的O2O领域,威胁更甚。阿里巴巴买买买,玩了多年O2O,一直没大起色。反观京东,今年将京东到家作为重中之重,最近又以43.1亿元人民币入股永辉超市10%股份,线下生鲜、最后3公里物流,不管是炒概念还是真未来,总之就是玩得风生水起。
当然,如果只是京东,那么阿里还不至于如临大敌,毕竟体量上还不是一个级别,但别忘了,京东背后,还有腾讯。
从更大的BAT三巨头竞争格局来看,前有腾讯入股京东,后有万达联手腾讯、百度合建“腾百万”万达电商,如今,阿里巴巴看起来更像在“孤军奋战”。(“腾百万”的“万”曾想拉马云入伙,但双方秉性皆强,未果,这是后话。)
所以,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的那点苦,自知。
“天派”+“地派”有未来吗?
回到业务层面,此前业界把O2O分为“天派”、“地派”,天派更有线上优势,掌控着线上流量,但囿于流量经济,模式较轻,难以操控线下;地派更具有线下优势,把持物流、商业等实体资源,但不及线上灵活。阿里巴巴与苏宁抱团,显然是再典型不过的天派与地派的互补与融合。
从战略上看,这面旗帜树得漂亮,然而,它们能否很好地互补与融合?
阿里巴巴看中的无疑是苏宁云商的线下实力——辐射全国1600多家线下门店、30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5000个加盟服务商以及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服务站。
苏宁物流还拥有4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60个城市配送中心、10000个快递点,这些未来都将成为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合作后的物流几乎覆盖全国所有2800个区县。
苏宁选择阿里巴巴,则显然看中了阿里巴巴强大的互联网用户和入口,以及阿里巴巴无所不在的大数据、支付应用和云计算能力,有了阿里的支持,苏宁的O2O才真的能做到不纸上谈兵。
简单说,可能就是苏宁易购将取代天猫3C家电,并开展支付等合作,阿里则将利用苏宁的门店和物流。
但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结合,未来仍然不太明朗:苏宁的线下资源更主要的是一个展示功能,与互联网时代的阿里巴巴是竞争关系,而且阿里巴巴在仓储物流上已经投资过日日顺,也通过菜鸟建立物流点,因此投资苏宁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是重复投资,且不论苏宁门店业务已然被电商和网购冲击得七零八落,以及阿里巴巴投资过那么多公司,鲜有成功整合的案子。
此外,阿里巴巴与苏宁在具体执行上也有不小的困难,比如,苏宁易购来了,天猫无休止地宣传苏宁易购的话,此前那么多苦心经营的天猫家电3C旗舰店怎么办?
阿里巴巴与苏宁这对出人意外的土豪式抱团,到底是“金婚”还是“闪离”?且拭目以待。当然,从目前资本市场反馈来看,如果只是联手“炒股票”,那么必须承认,至少苏宁的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