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风投公司实习生讲述一个真实的风投
去年8月,我很幸运的获得了在风投公司Ludlow Ventures实习的机会。在这份实习工作中,我能够真真正正的接触风投行业的内容。Ludlow Ventures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分别是Jonathon Triest 和 Brett deMarrais先生。
他们在业界被称为“双子星”,两人有着出色的头脑,对产品精益求精的信念,还有近乎完美的人格。在这10个月里,我学到的东西是之前任何一次实习都比不了的。在本文中,我会和大家分享这一段时间的收获,我相信这些经验一定能够帮助未来想从事风投行业的你们。
尊重“小角色”
这条经验可不仅仅是适用于融资领域。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一个人。有数不胜数的例子告诉我们,老板在雇佣员工的时候,很可能会让自己的助手之类参与其中,发表意见。
也许,投资助理、分析师在公司的各种投资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一次通话中,我发现一位创业者因不能直接与合作伙伴交流而暴怒。因此,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要好好了解你的合作者的公司结构以及事务的处理流程。
例如,在Ludlow,一般来说都是我和Brett一起讨论。一旦我们决定要深入了解或是放弃合作,我们就会通知Jonathon。
好书推荐《资本交易是你最好的朋友》(Venture Deals is your best friend)
这本书是刚进公司时,Brett推荐给我的。多亏了这本书,我收获颇多。之前,我也读过许多投资业内人士的文章,但从来没有像这本书那样将投资讲的通俗易懂。对于风投从业人员亦或是创业者来说,这本书很好的透视了融资行业,无论你是不是打算融资,这本书都应读一读。
人脉是风投从业者的最大财富
大家都知道人脉重要,但这个重要程度真的是难以想象。在过去的10个月中,每当需要分享成交量还是问问朋友关于某件事的建议,我深深地感觉到了人脉力量的强大。
在过去的10个月中,我尽可能地参加所有的会议。事实上,你并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事情阻挡你的步伐。如果你的口才不错,那一定不要犹豫,多去参加此类活动,我非常喜欢听人们讲述他们是怎么“沦落”到科技圈的故事。
无论合作与否,都要以诚待人
与创业者们建立实实在在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很骄傲的是,每次和他们联系时,我都能够放下偏见,以诚待人。
这个观点之前Brett先生也提到过,我非常赞同。所有的公司都应一视同仁对待,并且所有的公司都是可以与之交流的。无论我们是否决定投资,我们都应该尽力去帮助这些潜在的合作者。
事实上,很多科技领域的创业公司都会失败。开始的时候我并不了解这一现状,经过与很多还在创业初期的公司负责人的交流中,我明白了原因。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可以知道,他们大概可能会因什么原因而失败。不要受到你的合作伙伴、同事以及朋友的影响,不要对任何公司存在偏见,这点很重要。
投资领域常常有大喜大悲。在我看来,最好的状态就是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总害怕错过什么(Fear Of Missing Out)
(编者注:FOMS ,释义:害怕错过。例如不参加聚会party等。不刷FB/微博/推的话也会有这样的顾虑)
社交控往往有着这些顾虑。智能手机让很多人全天候都挂在网上,更新微博,看朋友圈的动态,或者看看自己所在的小组最近有什么活动可以参加。他们最怕错过新鲜八卦。如果有一两天没有上网看这些,他们会感到自己已经“与世隔绝”太久了。)
最近我终于知道了利用FOMS在融资界的重要性。
创业者们创造FOMO有很多方式,最有效也是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造势。如果有类似于Andreessen Horowitz (a16z)这种重量级的风投公司参与其中,其他的风投公司也必然会闻风而动。
另外一种常见的策略就是制造紧张空气,“这周周末我们就将结束此轮融资,请您尽快回复。”在我看来,这种方式有些粗暴和冒险。风投公司经常会得到这种消息,因此对这种方式基本上免疫了。在Ludlow Ventures,我们对我们的快速反应非常自豪。我们并不需要别人来催促。
对于创业者来说FOMO 是最犀利的销售武器。
以后的打算
从7月的最后一周开始,我将会出任谷歌的助理用户策略师,主要负责方向是基于SMB的广告服务。虽然在风投行业的这10个月不是我的“主线任务”,但在这几个月中的收获让我一生受益。我相信以后在谷歌的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能够为我以后的成长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