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屌丝之城”郑州,搞创业是种啥体验?
作者:王亚奇
导读 : 这是i黑马回乡记的第一站——河南郑州。我们走访了来自这里的创业老乡们,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你对非一线城市的创业环境和现状有什么样的理解?春节期间,i黑马的记者们,在打包回乡探亲的同时,也分别走访了自家那些创业的老乡们,让他们用自己的经历,讲述那些北上广深之外的创业百态。
这里,有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创业之殇,也有农村在广告刷墙之外新的进步。
【回乡记】系列第一站,让我们从一位美女记者的老家,中原腹地河南开始。
i黑马 王亚奇 2月12日报道
在距离北京全程约725.3公里,火车K401需要9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的河南郑州,广阔的市场空间、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旺盛的消费欲望,都在使这个曾经在“大招商、招大商”口号下,创下过招商引资辉煌业绩的农业大省,开始用移动互联网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河南的互联网创业并不是从近年来才开始的。早在90年代,河南就是全国拥有个人站长最多的地区之一,彼时美萍在线,爱易等互联网企业就出自河南。现在在河南,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小微创业者,打造双创中心、增加创业补贴、首设风投基金输血创业者、创业公司税金优惠免费.........
“整个河南创业相对来讲有两种类型,一是依托于百度、58等平台的代理或合作伙伴型创业;二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基于互联网的创业项目。”河南锐之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一百度董事长、河南网络营销协会会长、黑马会郑州分会会长李少杰对i黑马表示。
而与之前百度、新浪、谷歌等加盟代理模式不同,近年来,无论腾讯、阿里、京东、微软中国,还是苏宁、菜鸟网络、聚美优品等互联网巨头入驻河南几乎都是自掏腰包。中原腹地的区域中心优势正在使其成为资源的聚集地。
但是,河南的互联网创业也面临着自己的尴尬。“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很多互联网企业因为找不到更高级别的互联网人才,只能把研发和运营迁出郑州了,这是个很麻烦的问题。”李少杰说。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河南省政府去年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河南当地的创业者做了《倦鸟归巢》项目,来吸引人才回流。李少杰也成立了培训学校培养基础的技术人员,但是,去年这个学校的3000多名毕业生基本都去了一线城市……
正在办公的创业者们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
作为早期的互联网创业者之一,杨晏几乎经历了河南互联网从一开始“英雄主义”的个人站长创业时代,到如今创业咖啡、众创空间、孵化器在郑州随处可见的全部历程。
杨晏是河南网盟当年的发起人之一,也是河南最早的互联网创业咖啡慧谷咖啡的创始人。他是山东德州人,1995年来到郑州就读计算机专业,一晃已经20年过去,杨晏身份标签在不断发生变化,创业项目也经历变迁,唯一不变的是他从来没有离开互联网圈,没有离开郑州。
在他看来,郑州的互联网氛围不好,但也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有人去做这个行业。
与河南明显的人口优势和区位优势相比,过去的河南,始终没有形成互助的创业氛围。河南网盟是IT行业创业者和经理人的组织,而作为发起人之一,在2006年时,杨晏也没有意识到河南网盟可以是个帮助个人站长创业的地方。与此同时,庞大的人口基数、沉重的就业压力也使得这座城市并不注重微不足道的本土创业者。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人才外流。
而另一方面,由于河南本地投融资氛围不够,一些好的创业项目在拿到北京、深圳等外地投资机构的注资后正在“谋划”迁出河南。
“我们打算把运营中心迁去深圳,因为现在河南的人才确实比较欠缺。”说这句话的是UU跑腿创始人、黑马营第十三期学员乔松涛。
乔松涛是河南人,创办UU跑腿之前,他在北京、河南等多地都有过创业的经历。2015年6月,做了四年众包业务的乔松涛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等风口成立了UU跑腿,主要整合郑州当地的电动车、摩的司机、私家车及部分出租车等,为消费者提供同城代买、代取送、代挂号、代送花等服务。目前UU跑腿在郑州、西安、大连等多地提供服务。
与一般的同城物流不同,UU跑腿平台上并没有商家,消费者可以指定这一城市任一地点的任一物品代买,或者事情代做,平台根据距离选择UU跑男进行服务。
在打算把运营中心搬到深圳之前,UU跑腿刚刚获得深圳某家创投机构的天使投资。不过乔松涛说,把运营中心搬出河南本来就在规划之内。在他看来,真正的互联网创业,在哪个地方做不是必要条件,人和团队是否合适,才是制约互联网企业后期发展的最大因素。
郑州也被人戏称为“屌丝之城”,消费比肩北上广,但工资却看齐汴洛宛(开封、洛阳和南阳的简称)。有才能的人想出去,在外求学的留在外地或者去了更好的城市,回来的人都是结了婚有了孩子,想过安稳生活,创业的激情早在背井离乡的奋斗中消磨殆尽。
在慧谷咖啡馆里,创业者们正在交流
“一些企业在羽翼渐丰的时候选择去北京、上海,也是因为某种程度上,大城市的创业综合成本反而更低。”好房网创始人、郑州黑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伟对i黑马表示。
在张伟看来,尽管郑州看起来成本低,但在这里聘不到最好的人才,拿不到那么多的融资,相信奇迹的人少,相信投入产出比的人多,没有最快的成长速度,和一线城市的创业者相比,他们作出同样的付出和时间,结果却是不对等的。
本地市场难以招到合适的开发、技术、运营人员,在外摸爬滚打过的人缺乏创业激情,同样甚至更艰难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认同和回报,于是不少接受外地风投机构投资的创业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迁出河南。
留下的人也有“互联网焦虑症”
同样的,也有不少企业选择了坚守。
原因也很简单,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在这个早已摆脱农业大省代名词的城市,服务业正在成为支撑其经济增长的新力量。
从河南省统计局今年公布的2015年生产总值数据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09.5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89.36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4611.33亿元,增长10.5%。河南有1亿的人口基数,而随着河南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任何行业的改造都给创业者留足了机会。
不过想象总是美好的,在残酷的商业世界尤其如此。留在河南发展的互联网企业们,还是要面对创业中的难题。
首先是融资。
“河南的私募牌照,有人统计拿了224个,实际上真正成立了私募基金的可能只有20几个,真正在投的可能就更少了,整个本地的投融资很少也不活跃。”杨晏告诉i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