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的大背景和当前趋势
摘要 : 互联网经济是开放的、平等的、自发的、不断创新的、无中心的,也是有中心的,属于各行各业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每个行业的每个人、每个机构,都可以认清互联网并找到切入点。通过开放创新思维找到新伙伴、新模式、新的合作方式、新的创新给予、新的发展舞台。
未来,更新型的互联网、更美好的生活和事业空间将更符合所有人、所有机构和部门的愿望,将是每个行业、每个机构、每个人共同用良知建立起来的。
宗旨及定位介绍
在传统工业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经济规则、行业市场格局、企业经营模式等将不可避免地被不断被改写,并不可思议地叠加出新的形态。互联网(包含移动互联网)不仅是信息技术乃至商业模式的集大成者,也将更加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地推动社会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在物质文明层面,最终是指向精神文明层面的。
利用互联网也绝不仅仅只是引入工具,或引入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新的方式来优化和重组其内外部的商务流程,乃至颠覆性地创新一个领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将继续给各行各业和整个社会带来的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思想意识上的变革。尤其或甚至可以说,与上一个时代相比,下一个时代是价值观统领商业模式的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交汇,大势所趋。
目前的典型的互联网企业,典型的各行各业的传统企业,其界限将在未来变得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但未来数十年其融合过程仍然是艰巨的。比如,大量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创新(尤其是具体方法和切入点)还比较陌生,大量互联网企业需要与传统企业有机结合(尤其是国计民生、衣食住行)以探索更落地和有效地满足用户体验。
村镇O2O电商平台作为新型的农村电商的代表,独特的商业模式走到了农村电商的最前沿,受邀参加此次大会,并参展。在大会启动仪式上,乐村淘荣获大会颁发的“2014-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农村电商平台”称号,与百度外卖等新兴电商企业同台领奖,备受瞩目。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在全球范围内相继推行起来,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而农村电商带来的交易方式的变革,也促进了物流的发展,任何生产活动的完成都必须有物流的支持。从某种角度来看,农村电商虽然在世界上发展迅速,但是,离开了物流的支持,将英雄无用武之地,正是由于物流的发展,才使农村电商有了迅速发展的基础,否则,没有及时的物流,再方便的农村物流也不能顺利的进行。
乐村淘六位一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镇级物流中心,负责县到村、村到县的双向物流配送。
乐村淘六位一体的成员中,县级管理中心和乐村淘体验店完美整合资源,商城开展的网上集市,统一送货。使得乐村淘的物流呈现出超越普通物流的特性。大大将物流费用缩小减少,使得乐村淘电商发展的势头呈现越来越红的喜人局面。也从侧面使得农民朋友购买商品的价钱减少到最低,乐村淘服务农民朋友的理念越发明显。
乐村淘电商的发展之路将越来越顺
农村电商又一次站上政策“风口”。日前,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专家指出,首个全面部署农村电子商务的文件正式落地,意味着农村电商这块万亿元级“大蛋糕”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小农户”中有“大市场”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农产品的交易总额在4万多亿元,其中80%是通过传统市场实现的,这也就意味着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还存在万亿元级潜在市场。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部副主任张莉分析称,虽然业界将农村电商称为“蓝海”,但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电商占农产品整体销售额仅在2.5%左右。由于较高的物流配送成本,农村电商渗透率还是较低,而农民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接受程度、农村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流配送效率、产品标准化、人才和管理经验等多重关卡也制约了电商进农村的“步伐”。
如何激发“小农户”中“大市场”的潜力?截至目前,今年已有5份文件出台力推电商“下乡”。最新出台的《意见》则从物流、市场、电商扶贫、平台建设等多环节全面给予扶持政策,并加大了对社会资本的开放力度,明确指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本加强合作”。《意见》也提出,到 2020年,争取在全国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农村电商销售额超过了1400亿元;与此同时,去年农村地区有7700万人曾在网上购物,增速为41%,也折射出了电子商务的“大潮”正向农村涌去的现实。
利于农产品“走出村”
“电商进村,总体来讲对于农产品‘出村’是有利的。至少给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提供了产品宣传和品牌营销的一个便捷通道。”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互联网+农业”的关键,在于要做特色农业,即有品牌的、有地理标志的、非同质化的农产品,才有可能通过电子商务渠道比较成功地“走出去”。
“如果只是普通的、同质化比较严重的农产品,缺乏特色,即便有电商,也难承担竞争成本。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配套需要先跟上,如果基础设施上不去,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西部地区来说,那在农产品‘出村’的竞争中可能就会更加缺乏竞争力。”张正河说。
事实上,农产品能不能“走出去”,“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难题如何解决也是问题的关键。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撰文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使小农户无需或减少依赖中间商,可直接对接市场,但这仅是条件较好的部分农村可以做到。由于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完全依靠互联网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目前还不现实。”
政策发力需找准“痛点”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最突出的意义就是解决我国农产品市场经营信息相对滞后、农产品流通问题相对突出的现实问题。要解决流通环节效率低、损耗大、产品保鲜难等问题,还是要回归到物流体系建设上来。此次发布的《意见》也表示,今年将实施“‘快递向西向下’服务拓展工程”,以完善中西部农村地区快递基础设施。
除了需要加强物流支持,改变农村的消费理念也是政策需要关注的重点。张正河分析称:“从农村中寻找消费增长动力,开发农民市场,我个人认为还需要认识两点,一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人越来越少是一种必然趋势,现在留在农村的多以老人为主,而老人一般又比较节俭,消费能力比较低,所以开发农村消费市场首先还是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另一点是农村目前的消费,以建材、家电、红白喜事相关消费为主,这也跟当下农民的生活方式有关,但是这部分消费其实不少都浪费掉了,所以转变农民的消费理念、加大农村消费引导力度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些都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