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等巨头押宝文娱》
中国2000亿元的影业市场规模中,票房只占三分之一,衍生品三分之一,付费点播再占三分之一。目前在票房之外,另外两块几乎是空白,空白恰好是阿里要做的事情。”
据阿里影业最新财报显示,阿里影业2015年总收入为2.64亿元,同比增长108.3%,内容制作、互联网宣发、娱乐电商、全球化等核心业务取得显著进展,全产业链娱乐平台呈现加速成型态势。就在去年,阿里影业成功收购粤科软件,带来强劲的财务收入贡献。从粤科软件收购完成的6月10日到12月31日,收入达到1.3亿元,净利润5341万元。此外,阿里影业向阿里巴巴集团成功收购淘宝电影及娱乐宝,两项资产均在阿里影业的娱乐产业链平台中承担重要角色。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2016年在线购票比例有望升至七成甚至更高,这意味着粤科软件今年收入将保持高速增长,加上淘宝电影的业绩并入财报,阿里影业未来业绩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而日前发布2015年年度报告的万达院线提出了新的经营计划。值得注意的是,万达院线正在通过实施“会员+”战略、收购等方式由传统的电影放映商转型成一个平台型的娱乐公司。公司方面表示会在加大影城发展力度的同时,加快 “会员+”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推出网络院线与开放式电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创新影院场景消费模式,布局影游互动,推广VR体验消费,并大力推广自有衍生品品牌“衍生π”,计划全年建设不少于50家衍生品店,不断完善万达电影生活生态圈。
对于国内诸多企业纷纷看好文娱产业的发展版图,贾森认为原因不外乎有三点。他表示:“首先,文娱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未来产业发展会很好。其次,文化产业爆发性会很强,有的企业去年可能还默默无闻,今年就有可能站在了行业前列。比如凭借《夏洛特烦恼》14亿票房一炮而红的开心麻花,在去年12月登陆新三板后,一时间成为资本竞逐的对象。在文娱产业中,可能一部片子就奠定了行业的地位,足见其爆发力很强。”
“最后,不排除一部分公司打‘概念效应’,走轻资产发展模式,希望借助较少的资金实现公司的多元布局,要知道,目前很多公司在文娱产业领域投资并不大。”贾森置评。
一度被业界认为是房企转型样本的苏宁环球在“大文体”转型道路上可谓是重拳频出。在贾森看来,公司目前的转型魄力和执行力有目共睹。公司目前“去地产化”之后在三大领域的转型可谓是扎扎实实。在各种利好因素助推下迅速突破,首先是资金优势,从公司最新年报可以看出,公司目前现金流非常良好,可观的现金流足以支撑公司未来3~5年大刀阔斧的转型;其次,是人才优势。去年年底公司吸纳原东方卫视创始人陈梁担任公司文体产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再次,公司在投资方面具有敏锐的眼光,成功并购RedRover就是很好的范例;最后就是公司目前的员工持股模式,促进整个团队的激励机制和执行力。
阿里影业旗舰店日前正式入驻天猫,主要销售影视娱乐衍生品。这意味着去年取得不错业绩的阿里影业正借助电商进一步加码衍生品业务。与此同时,随着万达集团宣布将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23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苏宁环球去地产化谋“大文体““大健康”“大金融”转型,暴风科技此前宣布成立暴风影业,开始跨界进军影业领域,连一直专注地产开发的滨江集团更是在近日被爆出与影业公司合作投资拍摄电视剧。文娱产业这块“钱景诱人”的蛋糕,被越来越多嗅觉敏锐的企业押宝。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万达集团收购传奇影业的考虑并不只在于电影本身,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传奇影业拥有众多IP,将能促进文化旅游和儿童娱乐业务的发展,使万达集团各个产业链增加协同效应。”
苏宁环球将2015年定为公司的“转型元年”。公司副总裁贾森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定了转型目标之后的苏宁环球,可以说是迅速出击,先后并购了韩国唯一动漫上市公司RedRover,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随后投资韩国排名前三的娱乐公司FNC。截至目前,公司对于国外的资源在国内的转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艺人培训、娱乐节目制作、优质的IP电影制作方面今年都会有些突破。今年还有望推出一个男子天团。”
在产业时评人张书乐看来,很多企业转型文娱产业,是因为其自身原有产业具有更多的衍生空间。当然不排除部分企业“玩噱头”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机。
谈及公司转型文娱产业的瓶颈,薛永锋置评:“转型都是有阵痛的。首先,公司转型过程中是否具备文化娱乐基因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积累的话,人才储备之类的都会遇到问题,是转型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当然转型的优势也非常明显,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政策面上的支持,加上很多公司都有财力或者资源调动能力,甚至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到这样的产业,前景可期。”
在张书乐看来,一些公司过去的经营方式遇到了瓶颈,也会倒逼自身进行转型。开始走向差异化、垂直化的领域,文体元素,主要是消费级市场更容易因此打开。
除了上述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的企业产业转型可能面临的阵痛,张书乐生动地指出,目前企业在进行文娱产业转型时还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会,一些企业在进入文娱产业时,往往太过“一本正经”,没有学会“与民同乐”,推出的产品,难免会有点不接地气、自以为是。比如,一些企业开发的主题乐园,就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