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试驾要来了 4S店你怎么看?
文/广州日报记者罗林
近日,新浪的“我试试”推出滴滴出行APP,新增了试驾服务入口,APP试驾成为这几天来汽车经销商们最热门的话题,“元芳你怎么看”再度挑起车市的神经。
目前,要深度试驾一款车并不容易,4S店所能提供的多为在车城周边慢悠悠地开上一圈,最好的也就是在专业试驾场玩一圈,前后两三分钟的时间。要深度试驾,目前只能靠借车或租车,但谁愿意借车或租车给一个新手呢?
而对比4S店蜻蜓点水式的试驾,滴滴出行表示APP会提供半小时的深度试驾,还能提供真实的与车主面对面的交流,试驾还有专门保险,试驾人甚至还可通过领取代金券的方式免费获得试驾机会,并宣扬“不用再去4S店,这次试驾车给你送上门”。对此,众多商家按捺不住了,好在他们除了气愤,还有思考。
的确,两相比较, 4S店确实有很多该反思的地方。
尽管目前4S店大多装修得都很高大上,有儿童活动中心,有桌球室,甚至有机动游戏,但在满足车主对服务的真正需求方面,却做得很少,也与其一直推崇的“尊贵服务”不搭边。尽管4S店的很多车间都是用玻璃做成的,意在让消费者看个明明白白,但在消费和知情上,他们的好多方面都是模模糊糊。
当互联网思维进入这个“车企+4S店”构建的坚不可摧的垄断体系时,那如蜻蜓点水一般的、没有保险的试驾顽疾,终于摊在阳光之下了。
仅仅是试驾做得不够吗?事实上远不止这些。例如保养, 4S店可供选择的机油屈指可数,其中大多是专供的产品;在4S店换个价格昂贵的轮胎,也并没有像APP平台那样提供额外保险。
在一个汽车总经理的微信群里,有车商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是必然的结果,国外经销商提供的上门试驾早就开展了,而我们国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国家4S店的规模和体量都很大,但是软件和服务却还是大卖场的级别,造就了很多服务上的真空区,也给互联网企业提供了这种机会。我们总说狼来了,可辩证地讲,狼是我们自己放进来的。”
不难看出,4S店模式确实有很多改进的空间。APP来了,习惯了安逸成长的4S店,是时候深耕细作了,是时候思考消费者的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