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中国的创新机制与美国差异有多大?
有人在问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是哪一些,这是今天刚刚更新的数据(如下图)——前10家鲜活的数据,红色的数据表明是中国的。在全球前10的互联网公司里中国已经独占了4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就,而且我们还有一些非上市的公司也跑得很快,比如滴滴快的、美团大众点评。
之前我们非常乐观,中国的互联网在全球领先,我们的人口基数、人才资源、市场空间,已经能跟美国比肩了,所以我们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旗号。但最近资本市场冷下来了,怎么理解这个情况,我们看一下美国怎么做的。
美国创业的良性循环链
有一家美国创业公司是这么做的。这个公司其实是我去年去的一家,做智能戒指,它能干嘛,戴在手上你在空中滑动的时候它就能够像鼠标一样控制电脑。由于我们做搜索,所以对类似这种人机交互的东西挺敏感,就想去看看。这个公司只有14个人,我们聊了很多,聊着聊着我觉得这个项目不太靠谱。第一,这么小的戒指电能不够,只能支持40分钟,其次这个精度也不够高,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这样一个创新它本身的市场空间在什么地方,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怎么卖?怎么赚钱?
所以就问他们,你们商业模式是什么,到底怎么赚钱的,不是垂直应用用户是不一定买你的单的。当时他说我们这个尝试很有意思,如果这样的一个硬件能做成,也许后面谷歌苹果这些大公司就把我们收购了。所以他把一个收购当成一个目标,甚至不当目标,只当成创新创业是否成功的结果,更多的是好奇,“我是否有机会把这个idea变成一种被认同”。
这样的公司我在美国见到有很多。的确,还是有一些公司会谈多大的市场、多大的上市市值,但是绝大多数创业者是去探索、去满足好奇,实现创新,这跟中国的环境蛮不一样的。我跟很多中国的朋友聊,最终大部分不是谈这个产品究竟有什么问题,带来用户体验的改变,而是刚刚还在天使,就规划好什么时候完成4轮融资、什么时候IPO。刚刚还融到天使就想着上市了,这个就很浮躁。
我也看到中国的企业家跟美国的区别,有的时候中国企业家会把公司卖掉当成失败,一定要说自己独立持久的活下去,而美国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我做了一个创新,即便失败了接下来还会进行下一个创新,就是连续创新。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我能看到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小公司压力会更大,因为你成功的定义或者退出的方式就这一种——IPO。
此外,我发现美国这家创业公司除了老板外大多数员工也来自顶尖的公司,这和国内有巨大的差别。我们通常的情况是,一个创业公司里,老板很厉害,但是招员工的时候可能顶尖的员工不一定要陪你玩,他们觉得我要进入大公司或者自己创业,证明自己更厉害,而不为了一个好奇的事情做底层骨干,在中国的小公司里面,很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合伙人以下,能力水平匀速下滑,这是看到第二个的区别。我在这里面不是说批判哪个对错,存在就是合理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看到了第三个现象。第三个是美国的大公司愿意去收购这些小公司。在这方面,中国在做一些好转,但大公司在收购上的动力比美国弱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做收购的时候,一个小公司模式证明成功,老板也不错,但是员工的水平相对大公司是不够的,收购它过来之后我认为拉低了平均水平。而在美国一看我会发现说他不是拉低平均水平,而是收购小公司之后抬高公司的活力的员工水平,所以这样的大公司会更有动力收购、改变自己的基因。
把上面说的总结一下就是:中美创业的动力是不一样的;美国小公司的形态跟中国小公司是不一样的;在美国,小公司容易被大公司收购,容易退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我们在很长时间里面循环是负面的,小公司容易被抄袭,不容易被收购,这样招到人的水平就会弱一些,大公司不愿意收购,这就是区别。
关于收购这个情况,国内现在在好转,但是毕竟大公司跟小公司的配合关系跟美国还是不一样的。美国的创新主体在小公司里,大多是通过收购去改变自己的基因,像我们生物学里面,生态里面有小花,有怪物,有大树,形成完整的生态,互相协作的因素。国内对小公司就是去斗争,去抗衡。
腾讯在这里面走得挺早的,今天腾讯是起到了很好的颠覆性的改变,引领了这种收购或者投资的行为,但是我们整体这方面的氛围是不够的。
来自实验室的创新
在美国,我还去了MIT、哈佛高校的顶尖实验室,在他们实验室看到了很多有趣的项目,包括人的行为,我们在沟通表达里面语言的强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沟通信息量的效率怎么样。其中一个实验是非常耀眼的,MIT的腿实验室:研究人与机器之间怎么做交互的。这个实验室让我震撼的是他们的研究能力非常强,实验室里面都是摄像的,研究人的走路的姿态。最后他们做了这样的一个假肢,最后变成了创业公司,7000美金一对,就能帮助你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他老板亲自戴上这样的设备在路上走,走的跟正常人一样的,产品现在已经进入了商业化,这是顶尖的代表。同时我也看到了好一些的公司,包括语言的处理、语音的识别、图片等等,有大量的成果,创业公司是来自于高校的成果的,我前两周看了很多的小公司,明显感觉到跟高科技产品相关的东西,从实验室里面本身做这个事情的人出来做,比一个只有主意的人来做好很多。
我发现一批小公司在互联网之外做技术创新的是来自于他们的实验室。我们看一个数据,在全球排前20名的学校里面美国占据了16位,中国是没有的,全球100位的学校中国是有两个,就是清华和北大。全球前10个互联网公司里面中国占据了4个,但是在全球前100个顶尖的能力高校里面中国只有两个,这是我感觉到的差距。实际上在这种差距里面我们看到了循环,高校推动了有真正技术的创业公司,这种创业公司很多发展成大公司,很多被大公司收购了,而且大公司反过来他们去资助高校的实验室。
当我寻求动力的时候,一方面我们欢呼中国的互联网在全球领先了,但是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压力,就是互联网不止是靠人口模式取胜,再往前继续走深后会有短缺。我们背后创新的原始动力是不足的,对比美国,我认为他还是代表了未来的领先,不管是技术还是在思想文化上有它的独到的之处。所以我想我们运气很好处于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走到了跟美国比肩的位置,往下我们可以跟它合作,自己建立后面高校的小公司体系,如果单纯的单打独斗我有担忧,我们的创新能力会被美国再次拉开差距。
技术最终运用方向趋向于“智慧”
在未来,除了模式以外,我们看到还有很多是跟技术核心相关的,在它的趋势里面我们提两个词语,一个是连接,第二个是智慧,我也非常认同这两点,还有一个方向是虚拟现实也开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