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接中国订单,美国科技巨头选择更模糊的安全
有这么三家中国科技公司:其中一家接受前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的技术指导;另一家则负责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开发电子设备;第三家则为中国空对空导弹研究学院提供技术支持。除了和中国军方联系紧密以外,这三家公司还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三家公司都是美国科技巨头的合作伙伴。目前 IBM、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以及微软公司(Microsoft)分别与这三家中国科技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尽管上述中方企业从未主动向外公开与中国军方的联系,但这类合作还是在美国防务共同体(Defense Community)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前美国军方官员和分析师等人员纷纷对此作出评论。不论是通过与中方企业分享技术、授予中方企业技术使用权还是与中方企业共同开发先进技术,任何一种合作方式对于美国科技企业的业务增长而言都大有裨益,但美国安全专家却担心这种合作方式或许会损害美国国家安全。
尽管公司之间的合作所分享的往往是商业内容,但其中所涉及的技术却可能关乎国防利益。美方担忧美国科技公司和中国公司的广泛合作会快速提升中国的基础技术水平,进而使中国军方的科研能力及运营水平从中受益。
与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关系紧密的「防务集团」(Defense Group)于上周公开了一份报告,防务集团在报告中称 IBM 与中方企业的合作关系已经危及美国国家安全,尽管 IBM 坚持认为这只是其贯彻全球化战略「Open Power」的一项正常举措。
「IBM 公司的举措无异于陷美国国家及经济安全于险境,同时也让全球客户置身于网络攻击的威胁之中。这种举措无疑触犯了美国政府数十年来针对高性能计算所作出不扩散政策。」防务集团在报告中写道。
IBM 公司发言人爱德华 · 巴比利(Edward Barbini)拒绝接受防务集团在报告中所下的结论,并表示防务集团针对 IBM 公司在华措施的解读完全错误。
其他安全专家纷纷对防务集团的报告表示认可。美国防务集团由前国防部官员詹姆斯 ·P· 韦德(James P. Wade)于 1987 年创立,韦德先生还是「震撼与威慑」军事学说的发起人之一。一直以来防务集团针对中国所采取的策略都颇为苛刻,集团还为美国政府提供机密军事和情报分析。除此以外,美国防务集团还会与美中经济和安全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mmission)等群体进行合作,美中经济和安全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检验中美合作内容对双方国家安全的影响。
美国国防部拒绝针对此报告发表评论。
「我们需要考虑清楚出售先进技术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因为一旦考虑不慎,针对先进技术的出售行为有可能会损害国家安全。」海军上将丹尼斯 ·C· 布莱尔(Dennis C. Blair)说道。布莱尔是现任太平洋司令部(Pacific Command)部长,他于 2009 至 2010 年期间曾任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
据布莱尔透露,美国政府针对公司出售技术行为的准则如下:允许公司出售那些可以在世界市场内广泛获取的技术,但禁止出售有可能被用作军事用途的先进技术,负责管控国外公司技术收购事项的政府机构需要加强安全意识。
尽管存在安全隐患,但这类合作并没有违反美国法律。IBM 与中方企业的合作项目便成功通过了美国政府的审查,此前美国政府曾针对本土科技公司出售技术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外国军事实力增长的问题发起审查,这次审查的结果表明出售商业技术的行为有可能会威胁国家安全。在今年二月份,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称中国目前有 4 个超级计算机项目通过英特尔公司(Intel)在华的合作伙伴浪潮集团成功取得了英特尔公司的芯片。「这种行为有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以及侵犯美国国家利益的嫌疑。」美国商务部表示。为了规避触犯美国法律,目前英特尔公司已经停止向中国地区销售高性能芯片类产品。
在今年五月份,美国海军表示由于 IBM 公司选择向中国电脑厂商联想公司出售电脑业务部门,海军部队决定对部队的电脑服务器进行更换。IBM 公司则回应称这次出售已经通过了美国政府的审查。
我们很难判定这类合作究竟是祸是福,因为美国公司之所以会选择和中国拥有军方背景的公司进行合作完全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自然结果。分析师表示,任何针对美国公司与中国公司就商业技术进行合作的行为都势必会损害美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一旦考虑到中国市场的规模,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割舍。」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分析师斯科特 · 肯尼迪(Scott Kennedy)表示。
IBM 及其他美国科技公司纷纷表示它们与中方企业的合作关系并不会给国家安全带来危害,并坚称自己在合作过程中将始终遵守美国法律,它们不会因为合作伙伴的背景而有所偏颇。
IBM 公司发言人巴比利表示,「Open Power」计划并非仅针对中国,公司在计划中所提供的技术完全属于商业范畴,这类通用意义上的技术无需得到美国政府的出口授权。巴比利还补充称 IBM 公司所有的销售行为以及技术授权协议完全符合美国出口条例的规定,并明确公司会要求合作伙伴共同遵守相关规定。
微软公司表示其目前正在和中国一家国有防务企业洽谈合作事宜,但微软公司强调这次与中国军方背景企业的合作并无任何特殊之处,合作内容和其他系统整合商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异。思科公司发言人则表示他们与中资公司的技术开发合作需要得到两国政府的允许才会进行。
美国科技公司曾经和中国政府进行过长期合作,在近两年中,首都北京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的企业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成立合资公司以及通过协议进行技术交易等。中国政府以广阔市场规模的准入机制作为筹码驱使更多的美国科技公司主动寻求中方企业的合作。
这些措施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双方的合作热情。在这些措施的驱动下,IBM 公司不久便开始和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华胜天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浪潮集团等企业开展合作。从这三家企业的网站及其公开资料可知,这三家企业皆有政府背景,它们主要为中国政府开发先进技术并将其出售给中国军方客户。
在上一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之际,思科公司宣布和浪潮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浪潮集团是中国一家服务器生产商,它所服务的客户包括中国空对空导弹研究学院。而微软公司则宣布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达成合作协议,后者是一家中资国有防务公司,旗下拥有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开发电子设备的前军方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