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九大合并案看今年中国的并购市场
说2015年是多事之秋,并不为过,至少对上千家企业来说是这样的。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统计, 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共计完成并购案例2110 起,同比大涨60.0%;国内并购案例共完成1,890起,较2014年同期上涨64.3% 。今年,中国并购市场活跃度与规模量双双突破历史记录。
国内并购市场增幅明显,当然与互联网泡沫有莫大关系。2015年,中国互联网经过前几年的铺陈发展,已经度过萌芽状态,进入了一个全面爆发的时代,整个互联网市场异常精彩。尤其是在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更是号召并催生了一大批的新的互联网行业出来冲击传统行业,“互联网+”的概念也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借着时代的趋势,很多企业开拓创新,迎来了新契机。但是,随着整个行业的爆发,总有一些不理智的因子存在,这就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泡沫,影响了众多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生态发展。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大行业飞速进步的体现。并购案的频发,正说明了某个行业在不断优化资源,向着良性发展。
在今年几千起并购案中,有一些悄无声息,有一些轰轰烈烈,但是其中都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的东西,百略君就从几大经典案例说起,总结和分析一下今年的并购市场。
一、滴滴打车、快的打车(2.14)
背景:
今年的西方情人节,滴滴和快的突然宣布在一起了。滴滴和快的同为出行行业先行者,在产品、用户、市场布局,甚至是融资金额等方面,都颇为相似。雷同的产品和品牌,日后自然难以共存。
另外,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分别傍上了腾讯和阿里后,“烧钱大战”愈加激烈。而其他竞争势力——易到用车、AA用车、神州专车、Uber等群雄并起,各自在跑马圈地。同时,移动出行被扩展到代驾、拼车等更广泛的领域。彼时,滴滴和快的面临着各种新的变化和挑战。
在外部竞争压力、政策不成熟、烧钱乏力及资本压力的影响下,两家公司的最主要股东腾讯和阿里最终达成协议,两家企业合二为一。
过程:
在合并模式上,滴滴快的是战略合并。新公司实施Co-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具体持股比例和新公司估值,双方未透露。不过,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可以了解到二者合并后估值或达60亿美元。合并之初,双方尚未宣布进一步的整合计划。
现状:
合并之后的滴滴快的,顺利成为了中国移动出行领域单一最大企业。在连续完成两轮30多亿美金融资后,新公司估值达165亿美金。不过,虽然合并后减少了资本消耗,但是,出行市场还面临着易到用车、Uber、神州租车等的竞争,以及政策的压力。
滴滴和快的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整合后,快的品牌感越来越弱,占主导的滴滴团队逐渐成为了掌控全局者。改名滴滴出行,就能明显看得出快的的份额已经被吞并。据传,快的的创始人团队已套现离开,快的CEO吕传伟也在江湖上消失。
目前,滴滴快的整合后,补贴大幅下降,且使用条件更为严苛。滴滴快的也宣布将与Lyft、GrabTaxi和Ola深入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出行平台,这对竞争对手Uber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
二、58同城、赶集(4.17)
背景:
58和赶集作为老牌的分类信息网站,同在2005年成立,在业务模式相似。在合并之前,双方已经打了10年的激战。到了近几年,分类信息网站整体发展乏力,双方都在寻求新的出路。而58和赶集不断的恶意竞争,则成了阻碍双方发展的一大困扰,不仅使双方的营销费用持续大幅上涨,而且使行业资源分散,产业链难以有效深化。而且在资本方面也希望两者合并。
另一方面,当时的赶集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同时在汽车、房产等领域频频试水新的业务模式。去年8月,赶集网CEO杨浩涌曾公开表示,将于2015年6月左右启动IPO计划。合并之前的赶集正在为冲击上市做充分准备。不过,事与愿违,赶集的投资方对公司上市前景预期并不乐观,因此强力撮合赶集与58同城。迫于各方压力,赶集最终接受了58同城的战略入股。
过程:
58同城战略入股赶集网,双方共同成立58赶集有限公司。58同城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完全稀释后)。合并后,双方的创始人同时担任58赶集集团的联席董事长以及联席CEO。两家公司将保持品牌独立性,网站及团队均继续保持独立发展与运营。两个创始人分管不同业务,另外在大量新业务上双方投入共同的资源来扶持发展。在公司估值上,58同城除去投资业务、金融业务之后,与赶集网按5:5比例注入独立的新公司。
现状:
58和赶集合并后,双方的具体业务也向差异化的方向发展——58专注到家、房产;赶集专注招聘、二手车。这一动作对于市场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垄断,不过,由于新业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还要面临大量创业公司的竞争,到现在为止,58赶集还没有完全度过整合期。
在合并后的整合期内,姚劲波动作略显激进。他自己也曾表示,“关于与赶集网的整合工作进展,并不是采用一个折衷的方案,而是采用一个终极的方案,希望一步到位。”
此时,已经明显感受得出,赶集方面的势力在渐渐弱化。杨浩涌的关键精力也放在内部创业——瓜子二手车上面,对58赶集联合公司方面已经逐渐放手了。
就在上月25号的时候,58赶集集团对外宣布,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已完成分拆,在经济上和法律上变成一家独立的公司。杨浩涌将卸任58赶集集团CEO一职,出任瓜子二手车CEO,以个人投资者身份,向瓜子二手车投资6000万美元。目前,虽然杨浩涌仍将保留集团联席董事长职位,但是,对58赶集来说,杨浩涌基本算是隐性出局了。只不过,由于瓜子二手车发展态势良好,前景可观,杨浩涌的出局普遍被认为是一个新的开始。
三、携程、艺龙(5.22)
背景:
在线旅游,在近两年蓬勃发展,行业竞争明显加速。2014年中国在线住宿预订市场中,携程市场份额占比46.2%,去哪儿网占比16.6%,艺龙占比13.5%。OTA领域,艺龙、携程、去哪儿是三大巨头。
艺龙和携程都创办了16年之久,双方打打闹闹也有十几年。在早年,北方的艺龙和南方的携程各自“统治”着自己的地盘。直到后来,转型主攻酒店的艺龙被Expedia收购。再到后来,整个行业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去哪儿、艺龙常年亏损,携程也出现连续几个季度的亏损。当时的玩家纷纷各寻出路,途牛已“投靠”京东,去哪儿有百度做后盾,携程市值百亿美元,艺龙依靠Expedia独木难支。而Expedia早想摆脱无休止的价格战,退出艺龙控股地位。最终,没落的艺龙被携程收购。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