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这个国家真正的希望何在?
企业家与资本的关系,是我过去30多年研究的主题。我在198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企业家的文章,后来与盛斌合作写成《企业家》一书,到现在,我始终没有离开那篇文章和那本书所设定的主题。
狼蚁网站SEO优化我谈六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企业家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家是市场的主体,无论是资源配置,还是技术进步,都来自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应用。但非常遗憾,如果你学过经济学的话,你从经济学教科书当中得到的结论是,市场就是价格,就是通过价格不断的调整,供求达到均衡。为什么主流的经济学里面没有企业家?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主流经济学的假设。主流经济学假设这个世界是确定的,信息是完全的,偏好和技术是给定的,并且还假定所有人都是同样聪明的。如果世界是确定的,每个人都能看到未来的样子;如果信息是完全的,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做决策的知识和信息;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谁也不比谁更聪明,谁也不比谁更笨,那么,每个人都是无所不能的“企业家”。自然也就不需要企业家。实际上,世界是不确定的,判断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未来有没有收益,好多信息都没有,没有办法按计算机程序做决策,只能靠自己的判断力、想象力。而且人与人不一样,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有想象力和判断力。市场是不是有效依赖于市场当中最具有智慧、最具判断力和想象力的人,要看他们怎么去做决策,这类人就是企业家。
主流经济学里没有企业家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主流经济学关注的是均衡和稳定,而不是发展和变化。但市场经济真正的本质不是均衡,不是稳定,而是发展和变化。过去200年,西方世界最早实现了市场经济,不断有新的产品出现,不断有新的技术出现,产业结构在不断变化,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今天使用的产品和200年前不一样,和30年前也不一样。30年前我们没有手机,现在大家都有手机。10年前没有微信,现在我们都使用微信。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经济。
这种变化和发展来自创新。谁是创新的真正主体呢?企业家。但是,主流经济学的假设,以及它关注的重点,使得我们的教课书当中没有了企业家;甚至一些研究增长的经济学家,也没有真正关注企业家。
举个例子,增长理论中最著名的所谓新古典增长模型,关注的是资本积累如何带来经济增长,或者说经济增长如何依赖于资本积累,但它并没有关注资本积累是如何进行的,资本积累如何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它只关心资本的数量,不关心谁在积累资本,谁在进行投资。最新的所谓内生增长理论,关注的是知识、R&D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它没有关注知识和R&D如何通过一种特定的人群,也就是企业家,来变成经济发展的源泉的。
29年前,也就是1986年,我有一篇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商品经济=价格+企业家。那时候讲的商品经济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市场经济。只可惜主流经济学只关注价格,不关注企业家。
可以说,今天中国很多有关政策的争论,如经济发展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其实都依赖于我们怎么去理解企业家和市场的关系。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市场当中企业家在怎么发挥作用,市场的有效运行和人类的技术进步如何依赖于企业家精神,我们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实际上就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只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而不理解企业家的重要性,以为政府可以代替企业家进行资本积累,我们得到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其实,资本只是企业家调动资源、实现创新的工具,离开了企业家精神,靠政府进行的积累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增长。
第二个观点,资本家的职责是选择企业家
我在1984年写了企业家的文章及其后的《企业家》一书之后,应该说,中国社会对企业家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共识,也就是说,企业家是重要的;中国改革要成功,需要企业家。
但是什么样的所有制下才能产生真正的企业家?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家重要,但是所有制不重要,我们需要企业家,但不需要资本家。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1986年,我写了另一篇文章,就是“企业家与所有制”。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家是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物,没有私有财产制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企业家。这篇文章后来成为我在牛津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的主题。我发展了一个理论,即“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试图解释资本雇佣劳动,也就是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当中,资本所有者处于那么重要的地位,它与企业家精神有什么关系。我的理论有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企业家是最容易偷懒的一批人。他们做决策时,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确定的硬性指标来监督和约束他们,如果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唯一的办法是让他们承担风险,也就是让他们拿剩下的,不能拿固定的合同收入。普通工人拿的是合同收入,无论企业的收入是多少,只要按时上下班,也没有明显的过失,他们就有权利领取事前约定的工资。企业家不能领工资,只能在所有人该拿的拿走之后,剩下的才能归他所有,所以他的收入叫剩余收入(利润)。为什么呢?只有这样,企业家才有积极性做正确的决策。
第二,在任何社会当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真正具有足够高的企业家才能。但是谁具有企业家才能,我们也没有硬的指标进行衡量,诸如通过考试,或者通过资格认证,来确定谁有企业家才能。为了确保真正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经营企业,就需要有一种机制,使得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不敢说自己具有企业家精神,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敢去创业,才敢去创新。我证明,这个机制就是资本雇佣劳动。
如果任何人可以不受约束地拿别人的钱去办企业,赚了,利润是自己的;亏了,损失的是别人的;那么,将会有太多的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会来冒充企业家混进企业家的队伍。
如果一个人必须拿自己的资本去冒险的话,那他就会掂量一下:我究竟是自己去做企业呢,还是交给别人做更合适?如果他的企业家能力不够高的话,他就不会假装自己能力高。
当然,我们知道,现实当中,有很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并没有足够的资本。这就使得资本所有者取得了一种选择企业家的权力。
一个企业家有一个想法,想办企业,最后能不能成功,依赖于有没有人给你提供资金,给你提供资本,因为只有通过资本,企业家才能调动资源。给定世界的不确定和企业家才能的难以观察性,提供资本的人是要冒险的,如果选错了人,把资本交给了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企业搞砸了,资本家就亏了。反过来说,正因为资本家必须承担风险,他们才有积极性选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经营企业。所以资本家获得了这样一种所有者的职能。这个职能进一步延伸到我们现在的股份制企业。
所谓的风险投资,就是如何判断和选择企业家。自然,拿到投资的企业家必须受到投资者的监督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