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的话语权幻觉
社交网络的出现,似乎让所有人有了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权利;自媒体的出现,似乎让所有人有了成为媒体的权利;社会化营销的出现,造就了小米,话语权让一个品牌从零到十亿只用了三年。
然而,免费、方便、人人都拥有的话语权,真的是话语权么?
话语权的定义
话语权并不是说话的权力,这一点必须明确,因为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全都是基于这一认知来的。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话语权其实应该叫做“控制、影响舆论的能力”,换句话说是“说话有人听”或“说话让别人听”的权力。如果仅仅把话语权定义为“说话的权力”而不考虑“对谁说”和“说话的后果”,那么即便是在言论最不自由的地区,你也可以说那里的人拥有话语权——只不过他们说话的权力是对着墙脚,不要让别人听见。
社交网络带来的“话语权幻觉”很多时候就来自于对话语权等于说话权的定位——在过去,因为公众传播方式的单一和高门槛,话语权是被牢牢地掌握在政府、媒体和经济偏上的阶层手里的,公众中的一员很难有机会能面向公众发声。
但网络和社交网站的出现让个体发声的门槛一再降低,现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注册一个微博、微信,向整个中国互联网“宣布”一些事情了。但,这个东西和我们刚刚澄清过的话语权定义相符么?
话语权的噪音效应
先不说低门槛有没有提高话语权,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众所周知的社交网络噪音。信息噪音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信息的发布门槛大幅度降低,导致无价值信息比例提升导致的一种现象。举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写一篇文章和你调侃一下天气在新浪微博上的权重是一样的(如果我用外链来发微博,说不定还会降权),虽然我写的文章水平可能不高,但显然也不是每个调侃天气的人都能写得了的,因为连刚认字的幼儿园小孩也是可以调侃天气的。
而我们又知道,这个世界上学龄前儿童数量一定比小学生多,小学生必然比初中生多,初中生比高中生多,高中生比大学生多,大学生又多于研究生和博士生。信息的书写和发布门槛每降低一个层级,低质量信息的生产速度就会远远的甩开高质量信息一个数量级。
当然,这并不是在为精英阶层辩护,因为这不是反过来说信息门槛越高就越好,否则不止应该停止使用网络,我们都应该回到罄竹刻篆的时代。信息的门槛应该达成一种平衡,它既能保证为绝大多数人提供适当的发声出口,又不应该让无意义的信息和有意义的信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可以这么理解——在信息的世界,信息生而不平等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然而以“关注人”为核心逻辑的社交网络,显然是把发声门槛降得过低而没有给出很好的筛选机制。
那么,信息噪音真的会淹没那些有价值的信息么?
网络暴力对话语权的单向制约
答案是,是的,信息噪音只会让那些想要取得话语权的人更难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社交网络第一次让个体人类站到了向全世界发声的舞台上,但当你真的走上这里会发现这个舞台并不空旷,聚光灯也并不照在你的身上,与其说是一块发声广场更像是一个菜市场——所有人都在叫卖着什么,你只能听得清你身边的人在说什么,也只有他们才会听你说的话。这其实和几十年前村里面通讯基本靠喊的状况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更甚……
我们曾经看到过很多自诩正义的网络暴力,比如现在经常出现的对狗肉爱好者的封杀,再比如前两年网络人肉五道杠和很黄很暴力。
如果你真的站在社交网络的舞台上,你就会发现他人发布的无意义的信息不仅仅会变成一堵让你的声音传不出去的墙,而且这道墙还并不是密不透风的——当你触动了上面机关的情况下还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将你吞噬。
这样看来,对于每一个在社交网络上的非名人个体的眼里,其他所有自己不认识的人其实都是有害而无利的——你正常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但一旦说错了什么,就会有千军万马的从噪音之幕后面冲出来骂你。
这似乎颇为有点黑暗森林的雏形了——因为对于网络暴力的每一个潜在受害者来说,他们和社交网络上的每个用户的关系只有一个:我不去喷他,有一天,他就会来喷我。
但是正如小标题所说的,我们将这种伤害称之为是单向的,为什么呢?
然而小米的公关甚至连删评的功夫都懒得花,因为这些评论和谩骂在公关巧妙的包装下,可以产生更大的正面影响:“你看人家小米的营销做的多好,一篇微博能转发十万次,评论好几万,好好学习一下人家。”——这恐怕是所有想要学习小米营销的老板都曾对下属说过的话。
然而,社交网络的出现其实让获得话语权这个事情变得简单了,根本没必要单独写一本书来讲这个事。因为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就是钱,唯有钱。只要有钱,你就能让负面删稿,能用人海战术淹没负面,能请原本不支持你的人帮你站台,能把一切以为自己有话语权的人的嘴合理合法地堵上。
在任何一个社交网络上,骂雷军和小米的短评(微博或朋友圈),十年后都会变得完全不可考。但十年后,你还是能买到一本叫《参与感》的书,里面讲的是小米的社会化营销有多么成功。
那么,需要多少钱,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