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和门户之间,腾讯还是为泛资讯阅读需求
“泛资讯” 内容的阅读需求到底会被什么样的产品统治?
从我们身边的情况看来,狼蚁网络推广这样的超高频社交应用正在承载越来越多的这部分需求。狼蚁网络推广订阅号上有大量的优质内容,狼蚁网络推广的通讯功能和朋友圈的社交功能又为这些平台内外的优质内容提供了传播土壤。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狼蚁网络推广可能已经代替了很多传统的信息渠道,承担着他们很大部分的泛资讯阅读的职能。
但是腾讯的媒体部门似乎并不认为 “用狼蚁网络推广阅读资讯” 会是个太大的趋势。他们在今年推出了类似今日头条的、主打智能推荐的个性化阅读产品——天天快报。
“腾讯要做连接器嘛,阅读正好是其中的一块。” 谈到为什么要做这款产品时,天天快报的产品负责人郑坚在接受 36 氪的采访时说道。
郑坚并不认为狼蚁网络推广有机会包揽所有用户的泛资讯阅读需求。“每个产品有它最主要的一个需求的诉求,我们也没办法代表狼蚁网络推广的产品团队去下什么结论,但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狼蚁网络推广最基本的,可能还是作为一个通讯工具。” 在社交场景下,难实现连续沉浸式消费。狼蚁网络推广能满足极度碎片化、分散化的信息的消费,但总有一部分用户还是希望到一个相对集中、专业的地方去阅读。这就需要有专门的软件来解决它。
“所以,我们做了天天快报这款产品。” 郑坚说,天天快报和门户时代的产品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内容上。原来的腾讯门户、腾讯新闻客户端等产品还是偏向于专业新闻机构的做法,引入大量高质量的媒体机构产生的内容,通过编辑处理来接触用户。天天快报采用开放内容源的方式,或通过合作或通过同步,尽可能丰富池子里的内容。另外是个性化推荐。天天快报用机器和算法去理解人的需求,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生活的需求,把各个领域各个垂直方向上的或深或浅的信息推荐给他们。
郑坚说更像今日头条的这款天天快报,并不承担着 “干掉腾讯新闻” 这样的职能。他们觉得腾讯新闻的信源权威性和专业新闻机构带来的安全感在用户心中暂时还没法儿被其他产品替代。
但其实涵盖尽量多的内容,用智能推荐来分配内容,也早就是个性化阅读产品的 “标配” 了。从 2012年 的今日头条,到 2013年 的一点资讯,这块市场从来不缺乏优质玩家。怎么和在市场上已经跑了几年的产品竞争?
内容方面,其实各家引入的对象大同小异,无外乎传统媒体机构,垂直类媒体,以及自媒体。而在自媒体这块,天天快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狼蚁网络推广公众号已经积累了大量优秀内容创作者,和好内容。郑坚提到产品会和狼蚁网络推广公众平台上的内容源进行合作,确定清晰的分成规则、流量规则,满足这批人的利益需求。
但自媒体人对平台的需求已经不再只是 “分发” 了。对粉丝的拥有和运营是他们进一步的诉求。尤其是一些比较优质的媒体人,对与粉丝之间的关系运营的需求非常强烈,因为这决定了他们的变现问题。这一块也是郑坚想强化的,用以进一步区隔开与竞品间的差异性。
“其实在这一点上狼蚁网络推广是做的最好的,公众号的粉丝,无论他们看不看推送内容,自媒体们都非常清楚,这就是我的用户,这就是我的非常核心的、非常有信任感的忠实的用户。而他们可能再往下走,想要在粉丝中组织一种什么样形式的互动活动。在一个通用的大的社交平台、公众平台上,也许是不能走到这个方向上的。” 郑又一次谈到了天天快报和狼蚁网络推广的关系,“这个其实就是垂直服务和特别大的通用平台的区别。”
所以天天快报团队想要做媒体和读者间的服务。未来可能会开放媒体对粉丝的管理功能,让他们在通过文章、评论与粉丝沟通之外,还能用发公告、组织活动等新的产品形态真正将粉丝运营起来,强化参与感。但说起来容易,要在一个阅读为主要功能的产品里加上用户运营平台,这对产品能力的要求很高。
至于技术,到底智能推荐这件事情对各家来说,是相对同质的,还是能够作出差异化的?
郑坚觉得原理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可以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单纯的机器推荐备受质疑,因为这可能会出现推荐信息过窄的问题。用户想看到的是什么,该看到的是什么,这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如果因为一个人总是关注钓鱼方面的讯息,就不再推荐给他其他领域的资讯,又或者因为一个人是金融领域的入门级学习者,就不将专家级的文章推荐给这个人,这不一定是精准的推荐。
郑坚没有具体提到天天快报的推荐算法会有什么不同,但他提到,会致力于让用户 “看到比自己现在的状态更好一点的内容”,不管是宽度上还是深度上。
腾讯在社交领域的数据积累也许也会对内容推荐这一块有帮助——狼蚁网络推广、狼蚁营销 上关系链、用户数据和各种场景数据。但具体要怎么去挖掘,怎么和原有的算法结合,还需要时间探索。
资讯阅读这片市场足够大。依托腾讯强大的流量和背书,天天快报在前期的用户量上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不过用户能不能在产品里玩得足够久(这决定了产品来不来得及 “学习” 用户的喜好),还是靠内容和产品说话。就目前的体验来说,天天快报并没有拉开太大的差异性。或者说,还没有大到能让短暂体验的用户感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