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对的——“大数据”告诉你90后的态度

网络推广 2021-07-09 22:04www.dzhlxh.cn网络推广竞价

如果小时候的我知道自己长大后居然会有在一家大数据公司工作的光阴的话应该会疯掉,毕竟自己从小数学就没怎么及格过。

我是一名政治生,也是一名经济生,老师教会我要辩证地去看待每一个存在。数据是个死物,是个已经成为事实的阿拉伯数字群组;数据又是个活物,它可以让思想让行为在人的面前再度活化。而洞察,就是数据的活化基因。这也是我觉得自己在数据领域唯一能做的事情。

数据是这么来的:一个人从自己心理最底层的需求出发,通过脑部中枢神经指派命令给四肢躯体去完成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的过程或结果则被记录为数据。洞察,就是分析者从那些“死去”的数据中回溯到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心底里最原始的需求。这就是洞察。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题:“大数据告诉你”、“大数据跟你说”。然而,所有数据意义的告知者并非数据本身,而是数据的洞察者。他或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观察去判断一个数据的回溯脉络,从中窥探数据隐藏的含意。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数据会说话。记住:说话的永远都是人,永远都会带有个人主观性。

15-25

这是90后的年龄跨度,15岁到25岁。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家常说的90后可能是一群初中生,可能是一群高中生,可能是一群大学生,也可能是一群已经工作了2年的社会人。他们的年龄分布让他们生活在不一样的环境下,接触着不一样的知识体系。

以前人们常说3年一代,自从有了互联网,自从移动端高速发展,现在一代缩成了1年,甚至更短。试想一下如果你1年不上网,你还能跟上现在的节奏吗?还能知道身边的朋友在聊什么吗?还能知道大家为什么听到优衣库就会邪恶地笑吗?

这是被揉碎了的一群人,是群体割裂和个体分裂的一代。

网上流传着的关于90后的各种词云,各种标签,我认为大多只能以偏概全。90与95已经不是一代人,甚至90和91已经不是一代人。在这种前提下,表象行为便不具太大的可考价值,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是人心底里的共性需求,无论在哪个年代。

孤独-热闹

中国90后人口大约有1.74亿,其中独生子女约占75%。也就是说4个90后里面约有3个是独生子女。

“孤独”是在网络上经常看到的属于他们的标签,这似乎那么理所当然。因为90后的父母多为双工,所以他们经常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独居独处。由此导出:他们是孤独的一代。

而孤独,在多数人看来并不是个褒性的词汇,所以必然是每个人都希望逃离的一种状态,因此会得出90后因为“孤独”从而产生了很多负向的行为,例如自我封闭,例如厌世。

是的,他们在单独里成长,但并不代表他们想逃离“孤独”。从小就有兄弟姐妹陪伴的我,曾经也以为独生子女会感受到单独带来的不爽。后来发现,当你从来都没有另一个玩伴出现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一个人玩就是一种孤独。就像你一直都用叉子吃东西的时候,你不会觉得非得用两根筷子才能夹菜一样。在他们眼里,这种孤独是一种自如的空间。

另一方面,没想逃离孤独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热闹。

相反,他们能悠然地游走在孤独和热闹之间,他们乐于如此享受,而且从未想着非得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

为什么要孤独?因为我可以在孤独里找到自己的空间和乐趣。为什么要热闹?因为我可以在热闹里找到一群人的乐趣。

所以,在互联网产品层面上,如果你是给我孤独时候用的,请给我空间感和独立感,如果你是给我在热闹的时候用的,请让我能放肆地宣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分清楚自己的产品是具体给哪类场景用的,是“真孤独”,还是“假孤独”,是“真热闹”,还是“假热闹”。

“真孤独”是真正给用户一个个人使用的空间,满足个人独立存在下的需求。“假孤独”是给用户创造一个类似孤独的场景,满足他们个人空间感的同时提供给他们对外传播孤独感的功能或渠道。“真热闹”是提供给用户一个多人分享或应用的功能或场景,有效地营造氛围。“假热闹”是让用户即使在独立的状态下也可以完成与多人分享或应用的功能或场景,让其能对外宣扬自己在此时此刻并不是一个人。

这是四种不同的细分心理状态,切勿让自己的产品有求必应,大包大揽反而会让用户没法从你的产品中体验到良好的心理满足感。

“我”,是90后提及率最高的一个字。在社交媒体日常表达中,“我”的出现频率比80后要高出约8%,比60后高出将近15%。

为什么会这样?关于60后,现在他们已经成为长辈了。更多的说话习惯是自上而下,就是会对着晚辈说话。他们说的更多的词是“你”、“你们”、“你们应该怎么怎么样”。而90后更多的提及“我”。他们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而他们的想法大多与自己相关。比如“我要”、“我想”、“我想要”。可他们的想法常常不被认同,因为他们还不大,因为他们还是“孩子”。

90后有想法该对谁表达?如何表达?表达了又怎样?这是互联网产品及运营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

90后是在指尖上长大的一群。网络培养了他们很多惯性,其中一个就是速度感。

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愿意提笔给心爱的姑娘写一封长长的信,愿意等邮差骑着单车送信到姑娘的门口,傻傻地等姑娘回信,然后分分钟等个一年半载了。他们要的是快速反应。要的是马上,立刻,现在就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zhlxh.cn 金源码 版权所有 Power by

网站模板下载|网络推广|微博营销|seo优化|视频营销|网络营销|微信营销|网站建设|织梦模板|小程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