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的火热 难掩国产家电业的寒冬
乐视、小米、酷开等互联网电视一次次掀起热销狂潮,并以极其惹眼的方式进行肆无忌惮的互联网营销,整个电视市场看起来欣欣向荣,几有重现当年盛世之势。但与互联网电视企业狂飙突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国内电视市场大环境的不景气。出货量占据整体出货量体量较小的互联网电视,并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走向。
电视产品一向是国产家电企业整体盈亏、市场环境走势的风向标。其他家电产品与电视产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电视产品在今年的不景气,直接让国产家电企业提前进入“寒冬”。要想度过去,仅仅靠自家“烧煤”显然是不够的。
寒冬逼近,国产家电企业瑟瑟发抖
国产家电企业遭遇寒冬,可以用血淋淋的数字来证明。四川长虹发布的三季报公告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长虹净利润亏损4.95亿元,比上半年的亏损幅度增加3亿元。而深康佳A发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预告显示,前三季度康佳将亏损8.3亿元至8.8亿元,而去年同期康佳盈利4757.93万元。其中第三季度的亏损尤其严峻,预计为5.3亿-5.8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盈利221.91万元。TCL集团发布第三财季财报显示,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5亿元,同比下降6.97%。
这三大国产家电企业之所以业绩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电视业务成为拖累。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创维、海信彩电出货量都在400万台左右,分别为420万、390万,而TCL、长虹和康佳则分别为303万台、280万台和230万台。
事实上,不仅仅是财报数据表现不佳,就连实际销售数字也在证明电视产品目前的无力。就在刚刚过去的传统“金九银十”销售旺季,被企业寄予厚望的电视产品销售量继续陷入低迷。中怡康发布的销售统计显示,国庆两周期间电视产品零售373万台,同比下降7%。
殃及池鱼,家电市场持续低迷
作为家电市场的风向标,电视产品的疲软,直接影响整个家电市场的走势。在今年8月份,除了因季节因素空调销量有所增长以外,其他家电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地处于下滑态势。据中怡康发布的国庆期间三周(9月14日到10月4日)销售统计显示,“冰洗空”白电三大件量价齐跌,空调销量313万台,同比下跌8.1%,销售额109亿元;洗衣机销量418万台,销售额82.3亿元,分别跌3.6%和2.3%,冰箱销售345万台、108亿元,跌3.6%、11.1%。
在传统销售旺季表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在其他时间节点,销量只会是更低。就连靠互联网炒作赢得关注度的格力日子也不好过,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419亿元,同比跌17%,利润几乎没有增长。更为严重的是,国产家电企业并没有实现海外弥补国内亏损的目标。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8月彩电出口4385万台,同比下滑9.3%,出口总金额477.5786亿元人民币,同比跌10%,空调总出口量3319万台,同比跌6%,出口总金额454亿元,跌6.9%……
毫不客气地说,整个国产家电企业遭遇到一场前所未见的寒冬,国内、国内都呈现不景气的一面。这场寒冬首先波及电视产品,并快速向“白电”蔓延。整个家电市场被“冻结”,且在短时间内看不到迎来春天“解冻”的希望。
主动求变,以创新带来温度
家电市场遭遇的寒冬,其实很大部分原因是由整个经济大环境造成的。当下,宏观经济形势疲软,消费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预期水平。消费者纷纷捂紧“钱袋子”,导致需求萎缩。别说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就连刚需都变得低迷。国产家电企业希望借助“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的愿望,已然破灭。
在这场寒冬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所有的国产家电企业都处于一蹶不振的态势。要想真正从寒冬中走出去,必须主动求变,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经济环境的好转之上——如果经济环境一直疲软,家电企业就有了沉沦的理由?从长远来看,要想真正赢得先机,还是得将创新摆在第一位,加快家电智能化的研发速度,推出真正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化家电产品,最终以创新带来温度,彻底走出寒冬的桎梏。
此外,在引言中就提到,国产家电企业自己“烧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抱团取暖”,而目前已经开始有这种苗头。比如继海尔、风行五企业宣布联合布局智能电视领域后,长虹、康得新、东方视界共同宣布推动裸眼3D产业发展;尼尔森网联、优朋普乐、芒果TV和国广东方也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智能电视广告标准……合作,将是这场寒冬中不可或缺的“炭火”。
作者:康斯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