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也算是个刚需,可咋就是“嗨”不起
马克思说,交往是人类的必然伴侣。这里的交往,除了熟人,当然还包括陌生人。生活的本质是交际,熟人社交只是最基本的社交行为,而陌生人社交便是更高层次的需求。陌生人社交的需求,一直以来都很旺盛。
一份来自iiMediaResearch的报告称,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陌生人社交用户规模达到3.5亿,环比增长9.38%,中国手机网民陌生人社交应用渗透率已过半数——57.5%。
不过,虽然整体数据依旧喜人,有一点却值得注意:用户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陌生人社交的用户增长率由21.7%下降到了9.38%,降幅较大。加上近期陌陌的增长吃力、其他细分产品势焰不大,以及资本市场对陌生人社交产品的冷淡,可以明显感受得出,陌生人社交进入了冷场状态。
陌生人社交需求已被释放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陌生人社交需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交往、笔友等。到了互联网时代,不管是早期的email、MSN,还是后来的QQ,陌生人社交的需求都很明显,网友的概念在当时很流行。
不过,在微信之前,陌生人社交需求虽然一直都有,但概念都比较浅显,也没有被广泛挖掘。直到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基于智能终端的LBS功能被应用到社交中,陌生人社交才又上升了一个新阶段。
2011年初微信出现,在其发布后的第8个月,添加了“发现附近的人”这样的陌生人交友的功能,当时用户数第一次出现爆发式增长,用户达到1500万。而陌陌,也是在微信上线陌生人交友功能约8个月之后,紧跟着出现的。其实在微信之前,应用LBS技术的社交产品已经崭露头角了,像“街旁”、“签到”等,但是他们并没有微信那样强大的用户基础,也没有陌陌那样清晰的定位和深入的模式,所以在潮退之后气势相继散去。
之后,陌生人社交也开始被重视并挖掘,这块领域在陆续加入新成员,玩家们花样百出,陌生人社交被玩的热火朝天。在这期间,陌陌以清晰的切入点和准确的细分定位,迅速蹿红,成为了陌生人社交产品的领头羊。
总之,陌生人社交其实一直贯穿于人类社交行为中,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需求通过网络产品被引导和释放,已经成了刚需。
可是,现在为什么冷场了?
任何产品,蹿红的背后总有那么点灰暗的成分,而陌陌的灰暗成分还比较多,甚至有违常理。那便是产品从开始就以“夜晚”、“喝咖啡”、“见一下”等此类词汇为卖点。陌陌的运营总监王力总结过:“一个社区的活跃取决于女性用户的活跃,女性用户的活跃取决于她在这里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社交需求。”这样的路径让陌陌“被”贴上了“约炮”的道德标签,也为其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霾。
如今,陌生人社交吸引了无数的创新者。此类产品被经过了各种花式创新和改进,非主流、更细分化的陌生人社交产品不断挤进了人们的视野,产品类型数不胜数:LBS社交、兴趣社交、技能社交、短视频图片分享社交等。有模仿国外Secret(已关闭)的“秘密”、电影交友的“微聚”、“请吃饭”、模仿国外阅后即焚Snapchat的“比邻”、“探探”等等,但是这些产品都在以小的功能体验为卖点,处在群魔乱舞的阶段,并无太大区别和优势,因为较少的用户和弱黏性,在细分领域也基本名不见经传。
当然,以上也只是陌生人社交产品存在的一些表面性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移动社交领域异常热闹,陌生人社交更是如火如荼。但是好景往往不长,现在的陌生人社交氛围,开始变得扭曲,甚至遇到了冷场。陌陌在进行各种洗白行动后,似乎也遇到了瓶颈,资本对整个陌生人社交市场也不再热情,小产品们更是止步不前。
这块市场现在呈现出了一种病态,用户活跃度不如往常理想。来自iiMedia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陌生人社交应用用户日平均使用时长分布状况方面,60.7%的陌生人社交用户日平均使用时长在0.5小时至两个小时,32.6%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则在半小时之内。结合文章开始呈现的数据——陌生人社交用户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可以明显看出,大众对陌生人社交出现了很多疑惑。
不过,当下陌生人社交不温不火,并不是代表用户需求消退了(前面也提到过,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陌生人社交用户规模仍在增长),更可能的是陌生人社交需求被压抑了,这或许正是陌生人社交最根本的瓶颈所在。
一方面,陌生人社交本来就属于一种较为敏感的情感需求。此前陌生人社交产品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膨胀和野蛮增长,向极端发展,甚至整个行业都被挂上了“约炮”的标签,而用户观念也已经被扭曲了。iiMediaResearch的调查显示那些不爱社交网络的人比较具有戒备心理,他们害怕在虚拟的社交中被欺骗,觉得陌生人社交虚假信息多,这部分人有43.8%之多。
人类求偶是一场相当现实的社会实验。但是企业更要在理智、道德约束的情况下,满足并引导用户需求,才能逐渐树立产品的品牌好感,为以后创造可持续挖掘的产品价值。且不能以“约炮”这种噱头不给产品留后路。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国内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创新显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应用特色不明显,导致用户群体黏性低,这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国内产品薄弱的创新能力也导致问题一直难被解决。这就导致大部分人的需求不能给引导和挖掘。陌生人社交市场正走向两个极端,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是处于中间地带的。
所以,市场空间很大,但缺乏有利的满足用户需求因素,产品自然被卡在了上坡路上。
而要让这块市场重新活跃起来,需求更大价值,按照一般规则,不外乎在竞争中淘汰弱者和往外做扩展。如今行业的明显突出者陌陌已经显出力不从心,而其他产品们则体量、实力差别不大,并没有竞争的条件。因此,向外扩展,发掘更广的领域,或许是不错的方式。
摘下“约炮”标签,还可以做很多事
社交产品之所以同质化严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用户群体相似。现在的社交产品基本都是瞄准了年轻用户,但不管从兴趣细分还是地域细分,重合度都很高,陌生人社交也不例外。各位玩家想要分一杯羹确实不易。
从iiMediaResearch的数据来看,虽然90后用户对于陌生人社交需求更为旺盛,但26-28岁;29-35岁这两个群体的需求数据也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