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依旧:盘点国外5家公司的移动支付布局
亿欧网此前盘点了国内6家企业的移动支付布局,文中提到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万达、苏宁等6家巨头企业,纷纷将移动支付提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不仅国内企业嗅到了移动支付市场的无穷潜力,国外企业也早已开始布局自己的移动支付。
这些巨头们在切入移动支付市场时采用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无论从哪一点出发,他们都希望移动支付能成为整个产业体系的核心。亿欧网将他们的模式分为四大类:①以信用卡公司为核心,代表公司为万事达;②以移动运营商为核心,代表公司有韩国的SKT Moneta;③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为核心,代表公司有美国的Kuapay;④以信息科技公司为核心,代表公司有苹果和谷歌。
那么哪种模式能够通过用户的检验,并成为最流行的移动支付模式呢?
1、万事达:移动支付真正的市场在生活消费
万事达是美国老牌的信用卡公司之一,但它的脚步并未停在信用卡业务上。移动支付兴起后,万事达也积极地将自己的信用卡业务转化到移动端上。2013年2月,万事达卡组织发布了移动支付平台拓展——MasterPass。MasterPass是万事达现有Paypass程序的一个扩展,能够让用户使用配备了NFC功能的设备或在线进行支付。支持二维码或者标签支付,有效消除了对硬件的限制。
作为信用卡组织,万事达能够精准地把握住用户的支付需求,并且察觉出移动支付的主要市场在生活消费领域。万事达负责人曾表示在MasterPass的用户中,有一批金融机构和商户,其中不乏美国航空公司这样的大型公司,但更希望能让MasterPass在移动支付上得到普通消费者的认同。
2、SKT Moneta: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
早在2001年,SK电讯通过与部分信用卡机构合作推出了KST Moneta。SK电讯是韩国大型移动通讯运营商,Moneta是SK电讯在移动支付市场十分重要的品牌。用户只需要一部装有moneta芯片的手机,就可以在韩国的全国范围内支付公共交通费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备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信息加密功能的手机,而在亚太地区,韩国也是推行移动支付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SK电讯的产业链合作机制使得Moneta迅速覆盖韩国各地的公共交通系统。与此同时,银行、平台运营商、移动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产业链合作机制中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3、Kuapay:眼光很重要,行动要迅速
2011年初,美国创业者阿尤索(Joaquin Ayuso)推出了Kuapay,他对移动支付的未来寄予厚望。用户将信用卡和该APP关联,在需要消费时,商家扫描APP生成的QR码完成交易。商家扫描之后,手机将自动保存收据。同样地,Kuapay的目标是通过提供虚拟钱包的功能,使得人们无需携带各种银行卡,直接用手机就能完成支付。
虽然Kuapay成立不到五年,但创始人阿尤索从2006年就开始创业,之后他意识到移动支付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投身移动支付领域。并且在众多移动互联网支付工具中,Kuapay被公认为是最早把二维码和移动支付结合起来实现O2O闭环支付的应用。
4、谷歌:用技术改变支付方式
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是美国谷歌公司于2012年5月推出的手机移动支付产品。谷歌钱包利用NFC近场支付技术,为用户提供两种支付方式,一种是使用无线支付技术Paypass的花旗银行万事达卡,另一种是虚拟的谷歌预付卡。2015年2月,谷歌钱包已经公布了15家零售伙伴,包括美国鹰Outfitters、梅西百货和沃尔格林公司等美国大型的零售百货公司。
谷歌钱包还需要解决不少难题:一是近场支付的市场占有率很低,最典型的近场支付模式为NFC,但现阶段拥有NFC功能的手机比较少,而主流的移动支付模式为远程支付即客户端模式,用户在客户端上通过一个账号完成支付转账等功能。
二是谷歌钱包宣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电子付款,而是整套商务链。但是要将商务链上的设备制造商、无线运营商、银行和支付网络等各个环节打通,也存在不小的挑战。
5、苹果:移动支付布局只是顺势而为
2014年底,苹果公司发布了Apple Pay。用户可以使用iPhone手机或Apple Watch智能手表进行非接触式支付。通过指纹接触,或是在支持Apple Pay的POS机系统上扫一下手机,就能完成支付购买商品。Apple Pay是远程支付模式的代表。
先前苹果公司为了满足用户手机软件下载和支付,开创了Appstore模式。该模式下,苹果和用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实现了对用户的直接控制力。在Appstore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其支付环节的价值逐渐显现出来,最终成就了Apple pay。
总结
或许几年前人们还无法想象不用现金和信用卡交易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到来,这样的想象已经成为现实。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公司,都敏锐地觉察出移动支付会是未来商业的基础性变革。
同时,中国企业从国外公司的移动支付布局可以借鉴的是:
一是要有产业链合作的格局观。韩国SKT Moneta能够满足全韩国范围内所有交通工具的移动支付需求,是因为其和银行、移动运营商、平台运营商等多方合作,达到了多赢的局面。而国内企业多是单打独斗,除了少数巨头可以包揽所有环节并打造生态闭环以外,其他企业很难胜任这样的单打独斗机制。如果想在移动支付领域分一杯羹,那么抱团取暖、各取所需也是发展途径。
二是创新移动支付模式。曾经NFC近场支付技术风靡一时,但由于具备NFC功能的手机还不普及,因此近场支付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若具备NFC功能的设备越来越普及,近场支付有可能回归热点。此外,除了扫码支付、指纹支付、刷脸支付、声波支付,还有很多看似比较奇葩的支付方式如静脉支付、虹膜支付等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移动支付的主流形式。求新求变应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永恒的主题。
三是相关企业到了该觉醒的时刻。亿欧网此前盘点了国内6家企业的移动支付布局,他们的共同点是资本实力雄厚,在自身的领域扎根多年并已成巨头之势。然而国内初创企业涉足移动支付的少之又少。相比之下,美国Kuapay就是一家创业公司,其推出的二维码支付功能更是被狼蚁网络推广支付成功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如蚂蚁金服已经在拓宽海外市场,国外公司好像并未将中国的移动支付公司放在眼里,他们更多地认为国内公司的成功依靠的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国内的移动支付公司经营模式和观念能否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